東北網8月10日訊 去年下半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重鎮綏芬河的溫州商人攜雄厚資本大批撤退。與此同時,一個近年來日益火爆的新名詞———『溫州炒房團』也倉促間走出歷史。撤回的資金去了哪兒?在到處都喊『錢緊』的時候,似乎只有溫州人手頭寬裕,他們繼續投資的目光會瞄向哪裡?
今年哈洽會期間,由長春市溫州商會聯合浙江財團投資21億元打造的『東北亞浙商總部基地』項目落戶哈爾濱市,日前又與松北區簽約,即將開工建設。據悉,這個包括『哈爾濱國際汽配城』、『浙商城』都市綜合體、『浙商國際工業園』等三大板塊的項目,正是由溫州人操盤。
溫州資本流向東北亞中心
今年前5個月,黑龍江省社會投資只佔總投資的40%。就在政府意欲在下半年扭轉這種狀況的時候,將熱錢從樓市、股市等領域大批撤出、正在尋找新的投資方向的溫州人,敏感地嗅出了金融危機後日漸走強的『南資北移』勢頭,紛紛將目光投向以前未曾顧及的黑龍江。在這樣的背景下,『東北亞浙商總部基地』項目可謂雙方一拍即合。
『溫州人在全國都有投資,黑龍江卻恰恰是東北三省的空白。』項目負責人林建芳說,兩年前他就看中哈爾濱的區域優勢。『哈爾濱國際汽配城』是集汽車配件、汽車用品批發、零售、展示、會展、金融、辦公為一體的第五代專業市場。『浙商城』都市綜合體則屬於『城中之城』,如紐約曼哈頓、東京的六本木等都屬大型都市綜合體。
無論汽配城還是都市綜合體,都需要一定的輻射范圍。哈爾濱位於東北亞經濟圈中心位置,能夠提供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正好具備這樣的優勢。
『打造產業鏈,不僅可以增強抗風險能力,又可以產生集群效應,讓投資方、政府和企業三方長期產生多贏效應。』在林建芳看來,尋求一個功能協同、空間緊湊、抗風險能力強的項目,也是溫州民間資本的流動方向。
汽摩配之都『配』航天汽車城
『中國是唯一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形勢下仍實現增長的主要汽車市場,在過去幾個月中,中國汽車銷量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是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近日在哈爾濱國際車展新聞發布會上的權威發布。
作為身在『中國汽摩配之都』的溫州人,林建芳對以上信息了如指掌,對今年國家出臺的汽車利好政策更如數家珍:下調1.6昇及以下的小排量汽車購置稅,鼓勵『汽車下鄉』,給予財政補貼……『國家要振興汽車產業,我們沒理由不在這個領域找利潤。』
據了解,溫州現有3000多家汽摩配生產企業,但是近年來,土地緊張、人力成本上漲、運費提高等因素使溫州汽摩配業面臨諸多困境,而整車生產企業少更是一直制約溫州汽摩配產業鏈加速昇級的軟肋。
對於哈爾濱來說,轎車、客車、輕型貨車、特種車等整車生產企業已一應俱全,唯配套能力較弱。哈飛汽車采購一部部長佟明說,目前在哈飛汽車五大系列的零部件采購體系中,共有供貨商300多家,其中哈市本地企業佔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二均為外省企業。而哈爾濱市正在打造的產值千億『航空汽車城』也為對汽摩配行業相當熟悉的溫州人提供了新鮮土壤。
經濟聚集潛能或可釋放
『從「浙商國際工業園」出來的汽車配件,10分鍾就可以送到整車廠進行安裝。』按林建芳的想法,這個匯集了汽車配件生產企業、農機配件生產企業、新能源工業企業以及汽車配件交易的倉儲物流中心的產業園區,未來可以成為哈市制造業中一個產業聚集地。林建芳說:『我們就是衝著哈爾濱汽車產業整車強而配套弱這個「短板」來的。』
有專家曾表示,中國新一輪經濟的增長必須進一步釋放經濟聚集的潛能。佟明說:『按照10到15公裡的配套半徑來算的話,如果「工業園」的產品能夠做到有足夠的成本降價空間、充足的質量保證,以及高產品附加值,將會對哈飛汽車的整車生產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
作為投資方的林建芳則認為,目前哈市本地汽車配套業的落後,緣於『長期計劃經濟,沒有競爭,沒有配套意識』。而溫州的汽摩配行業已趨於成熟,只是近年來受種種因素制約而發展受限。他認為,雙方合作,不但可以帶動本地企業的競爭意識,又可以讓遭遇瓶頸的溫州汽摩配行業找到新的突破口。
據介紹,除了這些產業優勢的互補外,該項目帶來『看得見』的好處是:『浙商總部』的所有項目竣工營業後,年銷售收入將達100億元以上,年利稅10億元以上,直接解決至少兩萬人的就業問題。其中的『浙商城』都市綜合體更有可能成為哈爾濱國際性大都市的符號與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