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0日訊 將小額貸款受益對象擴大到大學生,政府的惠民舉措層層昇級,可實施3個月來,創業貸款卻遭遇尷尬:雖然申請人數增多,但至今卻沒有一位大學生領到創業貸款。
在某網站發起的一項畢業去向調查表中記者看到,58%的人選擇就業,31%選擇考研,只有8%選擇自主創業,其他選項佔3%。許多被調查者表示,畢業後找份穩定的工作是首選,創業具有風險性,只能做最後的參考。那麼,在這8%的畢業生裡為何沒有中標者呢?畢業生小趙的一席話道出了其中緣由。
小趙是眾多申請者中的一個。早在上學階段,他就有創業想法,畢業後,自覺點子不錯的他,想到了通過申請小額貸款自謀出路。按照要求,他遞交了申請材料,可辦理失業證明、工商執照等一系列業務時,小趙卻耗費了很長時間。有的證件最長需要15個工作日。他告訴記者,跑材料、辦證件,是很考驗申請者耐性的,他的很多朋友因此最終選擇了放棄。
記者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就業處了解到,大學畢業生需辦理《就(失)業登記證》方可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申請提交後,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還需對其經營場地、經營項目或產品進行實地審查纔能推薦。因程序涉及勞動部門、擔保中心、銀行等,故具體辦理時限無法預測。
負責小額貸款發放的哈爾濱銀行利達支行何東博行長說,小額貸款擴面,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這項舉措剛剛起步,大學生創業需求還沒形成風氣,許多人將其定為最終出路。很少人畢業後就選擇就業,即使選擇也要加以時日,這就出現了一個時間差。此外,大學生提交申請後,需要辦理各種證件,據他了解,周期一般都在3個月左右,而政策頒布實施也不過3個月。所以到現在為止,纔出現零發放的情況。此外,創業貸款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完善,也許再等數月,其收益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