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訊 (記者 印蕾) 記者從13日召開的哈爾濱市敬老院整合建設和醫療救助經驗交流會上了解到,《哈爾濱市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暫行辦法》已於今年7月1日起開始在哈爾濱市6城區實施,該《辦法》取消了救助起付線,把按病種救助改為住院救助,實行城鄉統籌,『一站式』同步結算,今後哈爾濱市6城區的困難群眾到醫院看病不需先行墊付醫療費。
據介紹,該《辦法》只適用於哈爾濱市的6個城區(不含呼蘭區、阿城區)。目前哈爾濱市對城鎮、農村困難群眾實行分別救助,城市醫療救助起付線為1000元,農村醫療救助起付線為500元,大病救助病種為12種。新辦法整合了城市醫療救助制度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統一為城鄉困難人員醫療救助,實行統一標准;取消救助起付線,把按病種救助轉變為住院救助,並提高救助額度;對重大疾病分類救助,適當提高實際自負醫療費救助比例和救助限額;各級政府對困難群眾給予全額參保參合救助;確定市第四、第十醫院兩個醫療機構參與優惠救助;對五類無需住院的日常救助對象提高補助標准,給予分類限額醫療補貼自行就醫;增加慈善救助。
新辦法規定,哈市市區(不含呼蘭區、阿城區)的困難群眾只需持相關證明到定點醫院住院就診治療,就可獲得相關救助,並可以享受掛號費、診查費、處置費等減免優惠,對26種外科疾病實行單病種給予優惠。在定點醫院實行醫療保險、新農合、醫療救助『一站式』同步即時結算,定點醫院墊付部分醫療費用,後由區民政部門定期與定點醫院結算。
同時,新辦法還規定,各市、區慈善總會應設立慈善醫療援助專項基金,與醫療救助相銜接,對患嚴重傳染性肝炎、肺結核、先天性心髒病等病種,經醫療救助後,再援助一定資金即可治愈的困難群眾實施援助,該援助系一次性援助,最高限額為5000元。
據悉,該辦法出臺後,全市將有15萬困難群眾受益。今年年底前,呼蘭區、阿城區和十縣市的醫療救助細則將陸續出臺,屆時預計將有34.9萬困難人群受益。市民政部門表示,醫療救助金本金年度支出要達到90%以上,最大限度地擴大醫療救助受益面。
附:
五類日常救助對象補助標准:
A類 家庭為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或撫養義務人的『三無』家庭,每人每年200元;
B類 家庭為無勞動能力且無收入的家庭,每人每年200元;
C類 家庭為無勞動能力僅有贍養費、撫養費、遺屬補助費收入的家庭,每人每年140元;
D類 家庭為無勞動能力,有除贍養費、撫養費、遺屬補助費以外其它收入的家庭,每人每年140元;
E類 家庭為有勞動力的家庭,每人每年100元。
分類救助的重大疾病:
A 尿毒癥定期血、腹透析治療
B 惡性腫瘤並化療或放射治療
C 嚴重傳染病肝炎、肺結核
D 急性白血病和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病
E 急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
F 腦中風急性期
G 先天性心髒病
H 重度精神疾病
I 紅斑狼瘡
J 強直性脊柱炎
K 怕金森病
L 嚴重燒傷
M 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N 艾滋病
O 流行性出血熱
機構救助定點醫院給予優惠的26種外科疾病:
1、單純性闌尾炎
2、疝修補術
3、大隱靜脈曲張(單側)
4、結節性甲狀腺腫
5、乳房切除
6、乳癌姑息切除
7、膽囊切除
8、膽道探查
9、結腸癌姑息手術
10、胃癌姑息切除
11、混合痔
12、肛周膿腫切開
13、腋臭
14、體表腫瘤
15、包皮環切
16、前列腺摘除術
17、鞘膜積液
18、睾丸固定牽引術
19、股骨脛骨折
20、脛腓骨骨折
21、臏骨骨折
22、肱骨骨折
23、子宮肌瘤(婦科)
24、卵巢囊腫(婦科)
25、正常產
26、剖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