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農超對接』形成鮮活產品『超市+基地』供應鏈
2009-08-24 15:31:2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忠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如今在大慶,商務部門當起了『紅娘』,在種養殖基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大型超市之間牽起了『紅線』,開展的『農超對接』活動使農民和超市之間結下了好『姻緣』,形成了鮮活農產品『超市+基地』的供應鏈模式,使地產新鮮農副產品直接走進大型超市、商場,實現農民、商家、消費者三方多贏。

  農民笑了——農產品不愁賣,賺錢更多了。大同區八井子鄉提子合作社負責人、種植大戶李江說,以前,家裡的提子哪想過會進超市,除了搞采摘賣掉一部分,剩下的還得想方設法用車拉著往外賣,搭人力不說,賣多賣少還說不准。自打有了『農超』對接,合作社的提子簽訂單賣,超市將車開到家門口,裝上車就給錢,別提有多省心了。咱還能根據超市的需要,嘗試種一些城裡人喜歡吃的蔬菜水果,又能多些賺錢道兒。

  消費者樂了——買得便宜,吃得新鮮。家住東風新村的劉大媽樂呵呵地走出超市,手裡大包小裹地提了不少蔬菜水果,『蔬菜水果都是地產的,「農民直供」,又新鮮又便宜,我一下子買了這麼多。』劉大媽邊說邊向記者晃了晃手裡拎著的一大袋子菜。『從前買菜,我都去農貿市場。現在改去超市了,菜品相好,價錢也不貴。』

  超市賺了——競爭力增強,效益提高。大慶大商新瑪特采購部經理馬超說,過去,從外地采購的蔬菜水果,運到家破損的比較多,采摘時間久,口感也差一些。由於中間流通環節太多,外進的水果光運費這塊一噸就要800多塊錢,所以售價也比農貿市場高出不少。一些超市為吸引人氣,不少農產品『賠本賺吆喝』,而『農超對接』正逐步扭轉這種局面,超市經營農產品的效益也越來越好。

  大慶市商務局局長苗春水說,『農超對接』這種銷售模式,讓農村專業合作社生產的農產品能直接從田頭『走』到超市,省去了中間流通環節,新鮮又便宜的地產蔬菜瓜果走上了市民的餐桌。開展『農超對接』活動,可以通過合作社、超市雙方的田間、采收後檢測,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產品質量追溯機制,保證上餐桌的都是放心菜。鮮活農產品『超市+基地』的供應鏈模式,有利於保障城鄉居民食品安全,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擴大農村消費。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