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私家車數量猛增 哈市小區停車『一位難求』
2009-08-31 09:12: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李幸 李欣瑜 劉夢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目前,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哈爾濱市汽車已從2005年20萬輛增長到現在的超過50萬輛,市區內各小區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停車難問題,甚至出現『一(車)位難求』的現象。

  近段時間,不斷有市民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他們遭遇的停車難問題。記者就此展開調查,發現了一些小區停車『怪相』。

  位於道裡區愛建濱江小區附近的幾條主道兩側都停滿了車,記者粗略的數了數,這裡大概停了30多輛車,原來的雙行道就這樣被私家車擠成了單行道。一位剛停完車的白小姐說,現在小區的車位非常緊缺,有的人家還有兩輛車,車庫也全部售完。從去年開始這裡就禁止車輛再開進小區,他們這些沒有買到車位的業主只能把車停在小區外面的路上。

  在南崗區海富名都小區,後門的兩側已被車團團包圍。一位姓喬的業主說:『前幾天晚上開車接兒子下課回家,結果回來後就找不到停車位了,我花了20多分鍾纔找到一處位於小區靠近路邊的位置,勉強停了車,現在我們晚上都不敢開車出門,就怕回來的時候找不到車位停車。』

  23日,記者來到南崗區征儀小區,時值周末,小區內露天的停車場已經停滿了車輛。這時,一位女士開著車在停車場繞了一周也沒有找到空車位。無奈的她只好把車停在了自己家所在的單元門口。據這位董女士介紹,這個小區每棟樓的一層都是車庫,而且小區也提供露天車位,但是這些公共停車區根本無法滿小區不斷增多的私家車。

  位於香坊區的紅旗小區修建於上世紀90年代,受當時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制約,在興建之初並沒有對車庫、車位做過多規劃,導致現在小區內亂停、亂放、佔道的情況比比皆是。一位姓崔的小區業主說:『花了8萬元買輛車,就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可沒想到整天為停車發愁,買車倒成了自找麻煩。』

  一位女業主稱,入夏以來,因為停車問題,鄰裡矛盾已經發生好幾次了,不是車堵了單元門口,就是車距太近發生刮碰。雖然他們找過物業希望能解決小區停車難問題,但由於修建停車場要佔用小區綠化,這遭到無車業主的強烈反對,所以他們只能維持現狀。

  記者在走訪了多個小區發現,不僅停車難的現象普遍存在,就連停車難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以海富名都為例,據海富名都小區物業經理介紹,小區共有700餘住戶,目前50%以上有車,但地下停車場僅有100餘個車位,車位缺口近200個。私家車的暴增已經成為小區車位緊張的根源。由於建設之初沒有考慮到家庭購車數量增長得如此之快,導致現在『有車難回家』的局面無法解決,該物業經理還表示,小區是封閉式管理,車輛禁止入內,而且小區內沒有空地可以改造成新的公共停車場,所以面對業主們停車難的問題物業公司也是無能為力。

  小區車位只賣不租也是造成停車難的原因之一,家住香坊區巴黎廣場小區居住的劉先生說:『不足10平方米的車位竟賣到19萬,比我買車的錢還多。』為了給愛車找個『家』,劉先生想租個車位,一打聽纔知道,小區的車位只賣不租。記者在位於香坊區冬奧家園的售樓處了解到,這裡雖建有地下停車場,但是業主只能購買,而且價位在10至18萬元不等。

  而在南崗區宣西小區,不少車庫變成了洗車行、倉買等商服。小區業主張先生說:『我們小區裡的車庫不僅變成了商服,更有甚者一些人還在小區路邊打牌,現在是不僅停車難,鄰裡矛盾還被激化了。』

  雖然停車難的現象在哈市小區普遍存在,這些『無家』車的主人也非常迫切希望給自己的愛車找個『家』,但是由於小區周邊規模已經形成,想要再為這些『無家』車安家的計劃可謂難上加難。

  一些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為解決小區停車難的現象,他們也曾規劃過解決辦法,但不是因為佔用了小區綠化帶,遭到無車業主的反對,就是因為老人怕把停車場建在幾家樓下影響休息,導致而全部計劃夭折。

  記者就此事采訪了哈爾濱理工大學楊文超教授,楊教授稱,在國外如果居民的住宅沒有停車位是不允許買車的,而且商場有多大的地方就有多大的停車場。現在停車難的問題恰好顯示出我們城市規劃的漏洞,在這個『忽然』來臨的汽車時代,我們並沒有過多的為車位的問題做適當的考慮。我們的地產開發商應該捨去一些開發地多建一些停車場。將停車場進行商業運作,為居民提供有償停車。

  還有社會學者提出緩解小區停車難的兩種方法:可以將小區的一部分綠地改造成停車場給有車的居民有償使用,將收上來的錢統一由物業管理,或是減少無車居民的物業費或是將錢花在公共建設上,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在小區外,開發商利用小區周邊的三四類街道上劃出車位,為市民提供有償使用。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