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集中全力加快項目建設——栗戰書三江平原考察調研紀實
2009-09-01 09:08:5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八月的龍江大地進入收獲的季節,我省的基礎設施、產業、民生等建設項目也如那綠浪千層的稻菽結出金色的果實。全省項目建設工作座談會結束不久,8月28日至30日,省長栗戰書從省政府出發,輕車簡從,晝夜兼程,一路東進,在綠色主宰的三江平原看現場,走企業,進工棚,與有關省直部門和當地負責同志共同研究推進項目建設,看望慰問一線廣大工程建設者,勉勵大家緊緊抓住國家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內需的機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自我加壓,負重奮進,爭分奪秒,把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規劃好、建設好,為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早日造福全省人民。

  用真情、汗水和智慧打好公路建設三年決戰

  今年是全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關鍵年、攻堅年,經過交通系統乾部職工的拼搏努力,預計年底實際可主體交工高等級公路15項1791公裡,交工農村公路21300公裡,公路建設完成投資將由年初計劃的237億元增加到331億元。

  一路走高速、看高速,到處是忙碌的建設者,到處是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栗戰書首先來到方正跨江大橋,經過建設者的連續奮戰,2578米的跨江大橋已全線通車,如一道彩虹橫亙於滾滾松花江上。栗戰書一邊手扶橋欄放眼眺望,一邊向施工單位了解大橋項目投資、施工質量和行洪能力。當得知大橋設計行洪能力是幾百年一遇時,他說,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我們的工程一定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要確保做到安全生產第一、工程質量第一、建設速度第一。在富錦—綏濱跨江公路大橋工地,他拉著女兒意外失蹤而沒時間尋找的總指揮王牧的手說,你為公路建設捨小家顧大家,非常了不起,希望你保重身體。在視察大橋建設過程中,栗戰書與省直部門負責同志一起盤點松花江跨江橋的建設情況,他提出要以兩座大橋的建設為契機,加快研究哈爾濱跨江橋梁的建設,要力爭在近年內同時再開工建設二、三座江橋,為實現兩岸共同繁榮搭建便捷暢達的大通道。

  隨後,栗戰書連續考察了集賢—同江高速公路,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每到一處,他都實地查看工程進展情況,詳細了解施工建設中遇到的困難,關切地詢問工程建設者的食宿安排。在哈同高速雙佳指揮部聽取公路建設情況匯報後,他意味深長地說,公路建設三年決戰打響後,交通戰線胸懷全局、全力以赴、攻堅克難,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用真情、汗水和智慧投入公路建設決戰,取得的成績令全省人民振奮,也贏得了群眾的支持。交通戰線廣大乾部職工要再接再厲,嚴格工程監理和項目招投標制,保證施工質量,建設廉政工程。栗戰書說,『真情在心、責任在肩、事業在手』是我省交通精神的核心,是鐵人精神在新時期的傳承和體現,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揚,選樹典型,帶動和激勵全省各條戰線為黑龍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福祉乾事創業、無私奉獻。在建虎高速公路,栗戰書一再叮囑施工單位把這條貫通我省東部地區重要的南北交通運輸大通道建成能夠四通八達、連接口岸和旅游景點、可以備降中小型飛機和拉動周邊產業發展的景觀路、功能路、富民路。

  為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提供現代水利保障

  入秋的三江平原寒意漸濃,陣陣秋雨澆在身上,凍得人瑟瑟發抖。栗戰書身披雨衣,腳踏泥濘,頂風冒雨,接連考察了勤得利灌區和臨江渠首工程以及雙鴨山安邦河綜合治理工程。

  勤得利和臨江灌區位於黑龍江中游右岸,是栗戰書去年7月實地踏查後拍板興建的。勤得利灌區內有勤得利、鴨綠河、濃江3個農場,規劃建設8臺泵機站一處和1條總乾渠、4條乾渠,建成後可利用黑龍江的豐富水資源,新增水田面積70.82萬畝,同時為33萬畝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補水。臨江灌區規劃新增水田30萬畝。兩大工程總投資9.18億元,於去年9月開工建設。栗戰書十分關心灌區項目,這已是第二次來此考察。經過建設者們近一年的緊張施工,灌區渠首工程已接近完工,繁忙的建築工地塔吊高聳、機器轟鳴。栗戰書要求有關方面搶抓一切有利條件,全力加速灌渠建設,爭取早日投用,為我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提供水利保障。他還隨機走進工棚,實地查看、了解工人的居住條件和伙食狀況,看到黑龍江水利工程建設五處的工人們住在多處漏風的簡易房時,栗戰書十分感動和痛心,對隨行有關負責同志說,今年我省開工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多、施工量大,工人師傅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常年在野外施工作業,要千方百計保證基本的居住條件,把伙食搞好,讓大家不鬧病、不挨凍。

  安邦河被譽為雙鴨山的『母親河』,為了防洪、交通和市民休閑需要,雙鴨山啟動了全市6.4公裡、總面積245公頃的治理規劃,擬建設8個特色景區,按防洪50年一遇標准將現有水面拓寬80米,同時規劃3處城市主乾道和跨河大橋。栗戰書要求當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把改造項目真正建成惠民工程、德政工程。


 

  以結構調整為重點加快我省產業振興

  產業項目是拉動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調整、優化我省產業結構的關鍵所在。如何加速推進重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是栗戰書此次調研的重要內容之一。30日,他連夜來到寶清魯能項目現場視察。魯能寶清煤電化項目依托寶清豐富的褐煤資源,規劃建設1100萬噸露天煤礦,配套建設2×600MW電廠、30萬噸甲醇、30萬噸合成氨和52萬噸尿素。該項目於今年7月開工奠基,預計一期工程2011年全部建成投產。借著汽車打出的燈光,栗戰書仔細在工地展板前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及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地黨委政府和項目負責人介紹,露天煤礦和電廠已經開工建設,化工項目也在加緊跟進。望著方圓數裡500餘名工人挑燈夜戰的場景,栗戰書加重語氣說,『八大經濟區』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科學發展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東部煤電化基地是『八大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高起點謀劃,快速度建設,早日見到效益。魯能寶清煤電化項目投資過百億,資金量和產業規模很大,面對國家對新上煤電化項目的嚴格審批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必須要建設得快些、再快些。要瞄准國內外先進的礦區,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建設現代化、國際一流的煤礦。要著眼未來、整體謀劃,加大資源整合力度,以新思路、新舉措謀劃推進煤化工向下游產業發展,延長產業鏈條,提昇產品的附加值、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栗戰書還考察了雙鴨山建龍集團無縫鋼管一期年產25萬噸和二期年產75萬噸項目施工現場。他特別要求建龍集團抓住中俄同江鐵路大橋建設的機遇,發揮距離礦石原料地近,鐵路、公路運輸成本低等優勢條件,擴大投資,盡快做大做強。要瞄准市場,優化產品結構,從粗鋼、普通鋼生產向開發型鋼、稀缺鋼材品種過渡,提昇產品附加值,爭取幾年內實現100億元的產值、10億元的稅收。

  考察途中,栗戰書還與隨行同志一起研究如何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他提出,省工信委等部門要把工作重心轉到推動項目建設上來,一手抓新項目,一手抓技術改造,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使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項目快速提昇。

  加速實現『3化+1化』,發揮示范引領現代大農業作用

  2004年,栗戰書曾帶領調研組在對墾區調研後提出了加速實現農業現代化、墾區工業化、場部城鎮化的要求。5年的時間過去了,墾區在改革發展中有哪些探索和創造?墾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墾區人民生活得如何?帶著這些思考,幾天裡,栗戰書先後參觀考察了建三江分局七星農場整體搬遷暨危房改造工程、紅旗嶺農場小城鎮建設現場、東北黑蜂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大興農場水稻1820工程示范基地和五九七農場萬畝果園,詳細了解小城鎮規劃、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情況。他指出,當年王震將軍率領10萬轉業官兵開發北大荒,創造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為墾區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墾區要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我省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墾區工業化、場部城鎮化,並以這『三化』促進城鄉一體化,以城鄉一體化帶動『三化』,進而在全省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要發揮全國農業現代化排頭兵的優勢,加強現代化大農業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現代裝備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綜合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強國有農場在運用先進技術和建設現代大農業中的引領作用,帶動周邊地區農業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農墾建三江分局近年來強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以打造『農墾第一城』為目標,形成以分局小城鎮為中心城、14個農場城鎮為衛星城,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的新格局。全局采取企業自籌、社會募集和職工集資等方式投入20億元整體搬遷作業站90個,搬遷12000戶,拆除破舊住房50萬平方米,新建住宅138萬平方米。考察中,栗戰書對墾區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城鄉一體化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聯動、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墾區要不斷總結經驗,大膽探索創新,利用良好的基礎條件,科學謀劃、統一規劃、高點起步,統籌考慮中心城鎮的功能配套、建築風格、居民結構、文化氛圍、商業布點、產業布局,打造風格各異、環境優美、清清爽爽的現代化高水平城鎮,增強城鎮的輻射力和吸引力。

  千方百計搞好民生工程,為子孫後代留下青山秀水

  坐落在完達山餘脈的雙鴨山市,安邦河穿城而過,高低起伏的河谷山地非常適宜規劃建設山水園林城市。近年來雙鴨山結合安邦河的改造因地制宜、創新舉措,通過『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手段,全力改善低收入困難群體的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投資4.6億元,改造河西棚戶區30萬平方米,同時推進南市棚戶區和鐵西棚戶區改造。在施工改造現場,栗戰書詳細了解了項目規劃、土地拆遷和居民安置情況。他強調,要結合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三棚一草』改造和『三供兩治』工程,把事關民生的大事抓實抓好抓出成效,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的成果。在棚戶區改造建設中,要堅持人性化、個性化、差異化的設計理念,建設疏密相間、錯落有致、舒適宜居、與自然相協調的居住小區,避免千篇一律,要做到新建的小區幾十年不老舊、不落後。

  秋日的三江天高雲淡,沃野千裡,草木蒼翠,一派原始自然風光。位於烏蘇裡江畔的珍寶島,不僅僅是當地居民祖祖輩輩生產生活的秀美家園,也是一處名傳中外的戰爭遺址,2007年被省軍區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栗戰書專程登島,參觀五代戰士營房、戰士訓練場地、見證戰斗的標志物,回顧了我官兵的英雄壯舉。慰問駐島官兵,贊揚他們保持以哨所為家,以艱苦為榮的革命傳統,為保衛祖國邊疆所做的奉獻。在雁窩島自然保護區,栗戰書與隨行人員共同領略了昔日北大荒『棒打?子瓢舀魚』的美好景象。他反復強調,雁窩島是我國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樣化基地,有重大的科研、經濟價值,是三江平原的縮影,是世界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濕地之一。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塊大自然賦予的珍貴財富,科學確定濕地承載能力,嚴格控制入區放牧和私搭濫建行為,防止濕地萎縮、沙化、退化,避免生態失衡,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青山秀水。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