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日訊 『現在的孩子都忙,平時沒時間交流,學會了上網就能和孩子們聊天了。』今年62歲的王女士在哈爾濱老年大學計算機班課堂上感慨地說。與8年前400多名學員相比,近幾年哈爾濱老年大學的計算機班生源火爆,老年學員由往年400多人增至現在的1000餘人,由於名額有限,很多老年人預約下期報名。而他們大都是想學會上網後,利用網絡聊天工具和孩子們聊天。
9月1日是哈爾濱市老年節,伴隨著節日的到來,哈爾濱老年大學也迎來了新學期。朗誦詩歌、聲樂舞蹈……豐富的學習內容和多樣的學習形式讓來這裡的老人過足了『學習癮』。除了養生保健、語言文字類科目外,如今,很多老人也開始將興趣投向了計算機和網絡學習。
8月31日上午,在老年大學的計算機系教室裡,學員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老師教授網絡知識。今年58歲的林女士家住南崗區中山路附近,在老年大學計算機班課堂上,她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告訴記者,『如今孩子們都獨立生活,工作生活壓力大,平時很少有時間回家,偶爾周末回來也是來去匆匆。但現在網絡發達,孩子們上班、在家時都要上網,退休前我就想,要是我和老伴兒學會計算機,就可以和孩子們視頻聊天了。』
今年59歲的張文生從2002年開始學習計算機,如今她已是計算機研究會裡的『精英』。從剛開始的網絡基礎學習,到如今的網頁制作,張文生和其他40名老人一起體驗網絡帶來的快樂。『如今這些老年學員裡,為了與孩子們溝通而學習計算機的佔1/4。從剛開始溝通需要,到後來便成為一種樂趣。』張文生說,剛退休時,她喜歡上了旅游,但游玩了一段時間後,便覺得自己不能再浪費時間了,應該學點什麼。正趕上老年大學計算機專業招生,她便報班學習。一些和她一起來學習的老人結束課程後捨不得離開學校,大家為學習到更多知識,2003年,『計算機研究會』應運而生。這在全國也是首創。每周一堂課,內容都是學員自己准備,一些研究會成員還成了學校義務輔導員。
張文生說,去年,研究會裡一名80多歲的老人因摔傷無法來學校學習,從那時起,大家就在他的博客留言,或通過發照片等方式讓他了解研究會和學校情況。小小的網絡讓他感受到大家的關愛。
『初、中、高級學習完成後,這些學員們還將進入計算機專修班。而計算機研究會裡一般都是專業「精英」。』計算機系主任白銳介紹說,2001年學校成立計算機專業至今,學員已達1000餘人,目前正在招生的7個班級已經飽和了。學員都是退休老人,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最大的86歲,如今仍在計算機研究會學習。雖然他們大多數都沒有學過電腦,但大家學習都很認真。從剛開始為了溝通交流,入門後,很多學員已不滿足於聊天、視頻等簡單的計算機知識,他們開始自發學習計算機知識。校方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將學習時間延伸到了雙休日。
據老年大學計算機系白主任說,有些老人在老年大學學習了初級課程後便到社會上的計算機班去『深造』,但沒多久又重新回到老年大學課堂。一問纔知道,原來社會辦學的計算機課程多以吸引青年人為主,內容不是太簡單,就是太難,而且教授知識的多是年輕人,問得多了對方便覺得煩。學無所成的老人便紛紛回流到老年大學。如今,老年大學裡的計算機專業已成了學校的主流專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