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北區及周邊縣具備一定急診急救能力的醫療機構。
松北區及周邊縣具備一定急診急救能力的醫療機構。
東北網9月3日訊 8月16日,一名住在松北區的老人不慎在家摔傷,面部被碎玻璃劃傷數處,鼻子幾乎被劃斷。由於附近醫院表示無法為老人縫合傷口,家人只能送老人去江南。然而,江南子女等著接老人,老人又急於去江南,可堵車的公路大橋阻擋了這一切。近兩個小時後,受傷老人纔被送到市第一醫院。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目前松北區常住居民有20餘萬人,沒有一家二級以上的綜合性醫院,也沒有設立『120』急救點,一旦居民發生重大傷亡、急病,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搶救。
外傷縫合
老人深夜跨江急救
提起當晚的就醫經過,68歲的王老先生仍心有餘悸。
8月16日20時許,王老先生在家中登高打蚊子,沒想到失足摔在茶幾上,茶幾的玻璃碎片將他面部劃傷多處,鼻尖部分與鼻子僅有一點皮肉連接。家人立即用一條毛巾捂住老人的傷口,將老人送到哈醫大四院松北分院。但值班醫生表示,醫院的醫療條件有限,不能為老人縫合傷口,建議將老人送往南岸的醫院搶救。眼見捂住老人傷口的毛巾漸漸被血浸透,家人立即開車趕往公路大橋。
20時30分許,公路大橋上仍在塞車,王老先生的家人打開車輛的雙閃燈,開上逆行車道。1小時40分鍾後,第二條毛巾也被鮮血浸透,王老先生纔被送到市第一醫院。22時許,王老先生被送入急救室。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王老先生的傷口被縫合了13針。醫生告訴家屬,由於王老先生受傷後血流兩個小時沒能得到處理,不排除傷口被感染的可能,需要留院觀察。
20萬居民
緊急搶救只能過江
據松北區醫療服務中心副主任王贊介紹,目前松北區僅有黑龍江省康復醫院和普寧醫院兩家二級以上的專科醫院,還沒有一家二級以上的綜合醫院,也沒有被納入到『120』急救范圍。現有的醫療機構大多是在原有的鄉村醫院基礎上增設了部分設備和人員,且有一部分醫療機構設立在區屬的鄉鎮。成立松北區後,這些醫療機構雖然按照規定配備了急救的藥品,但在設備上仍不能滿足急診的要求。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松北區常住居民20餘萬人,60歲以上的老人超過兩萬,松北區現有的醫療救助條件很難滿足突發緊急醫療狀況時就地搶救的要求。現階段,松北區醫療機構的醫療搶救設備可以應對農藥中毒等中毒事件,但在遇到心血管疾病突發及外傷等急重患者時,一般只能進行基礎處置。
王贊表示,雖然呼蘭區內的醫療機構設施比較全,並設有『120』急救機構,但從松北區趕往呼蘭區至少需半個小時車程。
達成意向
大型醫院有望落戶
采訪中,一些從江南搬到松北區居住的市民提出了醫療方面的顧慮。65歲的宋老師表示,他退休後原本住在南崗區,他的兒女為了孝敬他,在松北區買了房子,就是看中了松北區空氣好,環境清靜。他的很多朋友都在松北區居住,因為年紀大了,他們更希望居住地附近能有好的醫院,住著『安心』。王老先生表示,幸好這次受傷沒有傷及動脈,如果遇到老年人心腦血管病突發或動脈損傷,後果不堪設想。
王贊表示,區政府正在與一些大型醫院溝通,並將醫院建址所需用地納入松北區的規劃中。目前,哈醫大四院已經與松北區政府達成意向,有望在松北區建立綜合性醫院,解決松北區居民急診、看病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