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訊 據哈爾濱市振興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修編的《哈爾濱市老工業基地振興規劃》,哈爾濱市將全面推進工業結構優化昇級、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等11項戰略重點工作,促進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
重點一:全面推進工業結構優化昇級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將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壯大優勢產業,通過基地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對結構調整、產業昇級有顯著帶動作用的大項目,盡快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哈爾濱市在裝備制造業將重點發展電站設備、飛機制造、汽車制造及農機裝備、專用設備等。到2010年建成全國最具競爭力的發電裝備制造基地;到2015年建成主要的國家民用航空基地,航空產業銷售收入達到240億元;力爭汽車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100億元。食品工業將加強龍頭骨乾企業和農產品基地建設,重點發展乳制品、飲料、糧食深加工、肉制品及卷煙等行業。生物醫藥產業將加快建設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到2010年生物產業產值達到400億元。化工產業將形成國內領先水平的苯酚丙酮、苯酐、順酐生產基地。
重點二:優化空間布局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將形成以點帶面、梯次發展、整體協同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將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段建設,到2015年,初步建成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生產力布局合理、科技支橕有力、保障體系齊全、生態環境優良的工業走廊框架。將做強做大哈爾濱開發區,到2015年哈開發區在艦船、衛星、大飛機、輕型車、機器人等重大老工業基地改造項目上實現突破,實現生產總值1000億元以上。
重點三: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將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戰略任務,以發展現代農業為基本方向,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將大力發展優質糧食和綠色農產品生產,到2015年,三大主栽作物中,水稻種植面積增加到70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300萬畝,大豆種植面積穩定在600萬畝。促進畜牧業發展,到2015年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90萬噸、40萬噸、300萬噸。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到2015年轉移農村勞動力20萬人,累計實現勞務收入71.7億元。
重點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以提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加快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步伐。將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推動產業優化昇級,促進制造業昇級。通過做強光機電一體化等6大高新技術產業技術聯盟、加強技術研發等5大平臺建設等舉措,到2010年,全社會研究和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達到2%以上;高新技術產值實現20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13%;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創新型城市。
重點五: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將采取多種措施,到2010年使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9%。哈爾濱市將壯大地方金融業,建設面向東北亞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到2015年形成區域性金融中心基本框架。哈爾濱市將大力發展旅游業,圍繞建設『冰城夏都』打造精品旅游區和精品路線,到2010年旅游總收入340億元。哈爾濱市將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構建東北北部區域物流中心和對俄國際物流中心,確立東北亞經濟圈重要物流節點城市地位。哈爾濱市將促進服務外包業發展,利用建設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機遇,加快打造具有哈爾濱特色的服務外包品牌,到2015年實現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年收入180億元,培訓服務外包人纔8萬人以上,新增大學生就業6萬人。
重點六:優化國有經濟布局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將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核心,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推進國有資本從競爭性領域和劣勢企業中退出。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積極推進市直管企業和城市公用事業重組改制,推進國有控股優勢企業在境內外上市。
重點七: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將改善非公經濟創業發展環境和融資條件,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和激勵機制,推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通過精簡審批事項,規范前置審批;清理收費項目和標准,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推進中小企業創業成長工程,新建15個市級創業基地等舉措,到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10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8%。到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420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1%。
重點八: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擴大開放領域,積極主動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促進產業優化昇級,增強區域競爭力。通過加快招商引資、發展總部經濟、建立口岸電子信息平臺、全面推動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等舉措。到2010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0億美元。到2015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00億美元。
重點九: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和諧社會建設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將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和諧,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和發展成果。哈爾濱市將擴大就業,到2010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到2015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哈爾濱市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到2010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到118萬人。到2010年全市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到270萬人。哈爾濱市將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到2010年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9%,初中階段學齡人口入學率達到98.5%,全市基本實現普及12年教育,中職學校在校生達到8萬人。哈爾濱市將促進衛生事業發展,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
重點十: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將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突出位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國家環保科技產業園區等專業示范區。加快生態城市建設,加大城市污染綜合防治力度,加強城市環境設施建設,到2015年全市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57萬畝,森林覆被率穩定在49%,初步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的旅游城市。加快實施節能減排工程,到2010年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由2005年的1.5噸標准煤下降到1.19噸標准煤,降低21%。
重點十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修編後的《規劃》,哈爾濱市將推進綜合交通網絡建設,加快建設『三環、六射、十三通道』骨架公路網,實現市區與縣(市)間全部由二級以上公路連接,縣(市)間基本由二級以上公路連接。基本消除公交線網覆蓋空白。到2015年,基本形成三級公交線網,覆蓋空白問題根本解決,努力實現與地鐵、公路客運等運輸方式的『零距離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