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北大荒黑土地永遠豐碑(下)——記洪河農場徐元林
2009-09-11 09:54:2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1日訊 題:北大荒黑土地上永遠的豐碑(下)——記黑龍江洪河農場第二管理區主任徐元林

  東北網記者 趙海

馬婷蘭翻看著影集回憶丈夫徐元林。 東北網記者 趙海攝
農戶張顯明講述徐元林救助孩子的經過。 東北網記者 趙海攝

  在富饒的三江平原,曾是北大荒的黑土地如今已是五谷豐登的北大倉,在這片土地上,一位普通的農墾乾部,為了讓老百姓富起來,他將自己的生命奉獻在北大荒這片黑土地上。他的親人、同事和農戶仍然追憶著這位貼心人,他就是已故的黑龍江洪河農場第二管理區原主任徐元林。


 

  靠感情、靠服務贏得百姓的信賴

  徐元林在實際工作中,以『串門、嘮家常』的方式,用自己真實的情感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農忙時,他每天早晨3點多鍾就挨家挨戶地幫助水稻戶解決生產上的實際困難。八年間,農戶沒有一戶上訪的。就是有了糾紛,也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出管理區就能解決了。就在臨終前,徐元林還對來看望他的管理區書記說,千萬不要傷了群眾,要靠感情、靠服務贏得百姓的信賴。

  第二管理區南北長10公裡、東西寬8公裡。因為銷售、保管水稻和看守機井、房捨,每年都有一部分農戶在地號裡過冬。徐元林始終惦念這些農戶,每年冬天,他都頂風冒雪一家一家的走,一戶一戶的看,看看群眾吃的夠不夠?屋子冷不冷?直到把家家戶戶都安頓妥當了纔放心。2007年正月的一天,住在水稻點的農戶王兵妻子即將臨產,卻下起了大雪,60多厘米深的雪封住了道路。正當王兵和他的老母親心急如焚時,徐元林帶著推土機,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推開了5公裡長的路程,開啟了一條生命之路,孕婦被及時送到醫院,王兵一家感動得熱淚盈眶,當晚,王兵的女兒平安出生。

  2002年,為了給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的兒子治病籌錢的海倫縣農民張顯明,來到第二管理區種了240畝地,由於雪災,不但沒掙著錢,反而虧了11萬元。面對絕望的張顯明,徐元林反復做他思想工作,緩收了他家二年的租金,並拿出4萬元幫助他家孩子到醫院做了手術,使孩子得到了及時的救治。

  2005年,農戶張德芝來到第二管理區承包水田,當年由於受災,虧損8萬元。張德芝著急上火眼睛幾乎失明,徐元林開車把她送到醫院,使張德芝的眼睛得到了及時治療。第二年春天,徐元林幫助她貸款6萬元,租種了240畝地,並每隔幾天就到她家的田裡上走一圈,根據苗情指導她按時施肥、噴藥。就是這種細微的幫助使張德芝三年積攢了17萬元的收入。

  徐元林把賣糧作為群眾增收的重要環節,像抓生產一樣抓賣糧。每到秋天賣糧的季節,徐元林都召集農戶開會,把了解到的市場價格信息,告訴大家。有的農戶著急用錢,低價賣糧,他知道了,主動找糧販子,就是裝上車,也要卸下來。時間長了,來區裡的糧販子都知道他的脾氣,都不敢糊弄老百姓。每年區裡的糧食都比其他地方—斤多賣2到3分錢,每年僅賣糧一項就多為農戶增收150多萬元,八年就讓老百姓多增收2000多萬元。特別是2008年水稻價格一開始是0.86元一斤,徐元林意識到水稻價格還要漲,建議農戶先不要著急,看看行情,結果水稻價格上漲,一斤水稻多賣了5分錢,農戶增收了500多萬元。


 

  無私忘我為群眾鞠躬盡瘁

  在馬婷蘭眼裡,丈夫徐元林總是在忙,忙到了家裡的事幾乎不管的程度。她和徐元林1981年結婚到現在積攢下一點錢,可是也成了農戶的『流動資金』。馬婷蘭說:『家裡這麼多年攢了一個50萬元的存折,每到開春徐元林就拿走,到年底再給送回來!』徐元林的心裡一直裝著管理區百姓的利益。2007年8月,第二管理區突然遭受一場特大暴雨襲擊,為了保住職工群眾的農田不被淹沒,他帶領兒子往自家的200畝大豆地排水,百姓的地得救了,而他家的大豆由於被淹,畝產纔50多公斤。

  馬婷蘭告訴記者,春節期間,他讓其他乾部回家與親人團聚,卻把妻子從場部接到管理區辦公室來一起陪他值班。她在佳木斯做手術,徐元林沒有時間護理;兒子上大學,他沒有時間去送;80歲的老母親住在青島,他幾年纔回去看一次。而百姓家有個大事小情,他卻每次都到場。他的日常生活及其簡單,一雙靴子、一身迷彩服、一把鐵鍬、一臺摩托車,就是他平時工作的真實寫照。

  徐元林常年奔波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多年前就發現得病了,但都因為工作忙沒有很好地檢查。肚子疼了就吃胃藥和幾片消炎藥頂著,疼厲害了就趴在熱炕上烙一會兒,看到他疼的咬牙流汗痛苦不堪的樣子,馬婷蘭和身邊的同志多次勸他到大醫院好好看看,可他總是說:現在太忙了,等忙完了這陣兒再說吧。等到大棚育完苗,等到水稻插完秧,等到夏管結束了,等到秋收賣完糧……這一等就是三、四年,生生的把病耽誤了。

  采訪中,馬婷蘭手裡拿著影集,看著和丈夫徐元林的合影照片流著淚說出心中的留戀與感慨:『本想退休了能多陪陪他,哪怕是能陪我去一趟青島也好。』3月3日,就在徐元林住院的前一天,他還起大早走了20多裡地,檢查了十幾個農戶扣秧棚的情況。3月4日,他累倒在田間,被送往醫院確診為『惡性間脾細胞癌』晚期,由哈爾濱轉到北京治療。

  徐元林深深地愛著管理區的群眾,在北京住院期間,他還掛念著農戶的水稻育苗,叮囑來看望他的支部書記不要把病情告訴農戶,不要讓農戶來看望他,避免耽誤農時。群眾也深深地愛著徐元林,他住院的消息在第二管理區農戶中傳開後,正是水稻扣棚、做苗床的關鍵期,這些從來沒有去過北京,更沒有做過飛機,一輩子與黑土地打交道的農戶,為了最後看一眼自己的好主任徐元林,先後有60多人自費乘飛機、乘火車趕往北京。徐元林滿懷深情的對大家說:『種地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了,你們要抓住機遇多掙錢,不要為了看我耽誤了農時。』農戶們眼含熱淚地說:『如果能用錢換回主任的生命,我們願意傾其所有,我們一百多個農戶每家拿一萬,就是一百多萬元!』『主任心裡總是裝著我們農戶,就是沒有你自己。你是帶著病沒白沒黑地工作,為我們累倒在崗位上的。』……

  2009年5月1日,徐元林在北京悄然逝去。無私忘我,為群眾鞠躬盡瘁,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在老百姓的心裡樹起了一座雋永的豐碑。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