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哈爾濱
2009-09-11 16:59:56 來源:中國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爾濱市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的樞紐,是我國東北黑河、綏芬河、琿春和滿洲裡4個沿邊開放城市的連續點。對外是日本、韓國等進入俄羅斯的重要通道,對內是各省進俄的重要橋梁,在對俄羅斯、獨聯體及東歐國家經濟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經國務院批准的我國第一個內陸口岸以在哈爾濱對外正式開放。出口集裝箱貨物可由哈爾濱內陸口岸直接辦理離境手續,然後經江海或陸地、鐵路直達國外、境外和香港地區。進口集裝箱貨物亦可經鐵路貨運口岸分撥黑龍江各地,並可分撥至吉林北部、內蒙古東部,形成黑龍江最大的集裝箱集散地。

  交通狀況:

  --鐵路

  有5條國際、國內鐵路乾線在哈爾濱交匯。有7條公路呈放射狀通往全國各地。1997年開通了全國第一個鐵路貨運口岸,是全國唯一內陸一類口岸,可直接辦理進出口方面的報關、報檢手續和運輸業務。

  --公路

  哈爾濱至東北主要城市

  地點公裡道路等級

  哈爾濱~ 北京1100高速路

  哈爾濱~ 沈陽550高速路

  哈爾濱~ 大連1000高速路

  哈爾濱~ 長春250高速路(建設中)

  哈爾濱至與俄羅斯相鄰的口岸城市

  地點公裡道路等級

  哈爾濱~ 黑河900 1

  哈爾濱~ 綏芬河800 1

  --水運

  位於松花江水系中心位置的哈爾濱港是中國八大內河港口之一,可與俄羅斯4個城市直接通航。還有經江海聯運通向日本、朝鮮半島及東南亞各港口的松花江黃金水道。

  --航空

  哈爾濱市擁有58條國際、國內航線,可辦理100餘個國家和地區、200餘個機場供貨配運業務。迎賓路集中區地處太平國際機場與市中心中部,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2004年,哈爾濱的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綜合運輸能力不斷提高。全年共完成貨物運輸總量12265萬噸,增長12.9%。其中,鐵路1329萬噸,下降1.8%;公路10535萬噸,增長15.3%;水路399萬噸,增長7.0%;民航1.98萬噸,增長10.0%。全年共完成旅客運輸總量731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4%。其中,鐵路2584萬人次,增長3.7%;公路4602萬人次,增長12.5%;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國際、國內)全年共起降航班26540架次,增長20.2%,進出港旅客達到272.6萬人次,增長26.9%。

  哈爾濱水運口岸是1989年7月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對外開放、並經中蘇兩國政府確認開通使用的一類口岸。1992年10月經批准開通了國際客運業務。

  該港口地處松花江中游南岸,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市區東北部,是中國東北內河最大的水陸換裝樞紐港,年營運期210天左右,封凍期約為150天,是一個典型的季節性生產港口。

  現有人工直立碼頭1454延長米,生產場區陸域面積53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4萬平方米。設有14個千噸級泊位,鐵路專用線6股5870延長米,設計年通過能力365萬噸,核定年通過能力324萬噸。擔負客運任務的哈爾濱航運大樓位於貨運碼頭上游6公裡,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有人工防汛梯式碼頭480延長米,場區陸域面積1.3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5萬平方米。設有輪船泊位3個,年旅客通過能力為10萬人次。由哈爾濱港經松花江、黑龍江水道與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共青城、尼古拉耶夫斯克和布拉戈維申斯克等七個大中城市港口相通。

  根據中俄兩國協議,中方國際船舶可經俄羅斯阿穆爾河段由尼古拉耶夫斯克港出海,再經韃靼海峽進入日本海,開展國際江海聯運業務。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