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人在黑龍江流域博物館參觀。 |
黑龍江新聞網訊 黑龍江日報報道,出嘉蔭,經伊春、鶴崗,車行約500公裡,沿邊行記者團9月9日到達蘿北口岸。
出發前,記者就聽說,蘿北人僅用126天,就建起了黑龍江流域博物館,並招來八方游人。黑龍江流域博物館不僅成為該縣重要的文化標志性建築,更成為挖掘、研究、傳播黑龍江流域自然、歷史、民俗的平臺。
位於該縣名山島上的黑龍江流域博物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將黑龍江流域的歷史巧妙濃縮,記者團僅用10分鍾便暢游了1890公裡的黑龍江和兩岸的22個城市,用兩小時便縱覽了黑龍江流域的數千年文明史。
據介紹,黑龍江流域博物館於2008年3月20日動工建設,當年7月26日自然館開館,今年8月1日全面開館。全館由自然、歷史、民俗三個分館組成,三館間由空中棧道連接,空中俯看為『龍』形結構。
『龍首』為自然館,由大廳、峽谷、植物廳、古生物廳、動物廳、礦產廳組成;『龍身』為歷史館,由史前文化、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漢魏晉時期、隋唐遼金元明清時期、清代文化、闖關東、抗聯、知青文化等組成;『龍尾』為民俗館,由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蒙古、朝鮮、漢、赫哲、俄羅斯和猶太等族廳組成。
一位名叫李秀英的游人告訴記者,她是蘿北生人,30年前遠嫁寧波,此番攜小外孫回家鄉避暑。她說:『家鄉有了博物館,不僅讓人開眼界,也讓人受教育,是家鄉人的驕傲!』
據介紹,自博物館開館後,每天都有200多名游人前來參觀。
近年,坐擁豐厚歷史文化資源的蘿北縣,用文化包裝旅游,用旅游承載文化,投資上億元,建設了名山沿江公園、詩人公園、知青公園、興龍峽谷、黑龍江流域博物館等文化氣息濃郁的旅游景區景點,使蘿北旅游業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已接待游人15萬人次,拉動全縣各項收入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