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多家醫院就診卡替代門診就診冊『一卡通』難通
2009-09-20 07:05:1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張智威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0日訊 自衛生系統推行診療『一卡通』制度以來,哈市多家醫院都用就診卡替代了紙質門診就診冊。然而記者采訪中發現,各醫院『就診卡』各自為政,很多患者為了到不同醫院看病,手裡集了一堆不同的診療卡。

  『診療卡』各自為政

  『每次來看病都很匆忙,哪還記得帶卡呢?』家住哈市道裡區32歲的秦女士告訴記者,由於各醫院的診療卡不通用,現在她每次到醫院都得重新辦一張『診療卡』,目前她錢包裡裝著多家醫院的診療卡,有些醫院的診療卡她甚至有兩三張,有時自己都分不清哪兒是哪兒。秦女士說,她並不是經常看病的,所以不可能每天都把這些卡放在包裡,就算記得帶卡,也會因為這些卡長得太『像』而帶錯了。各醫院都是收1元錢的辦卡費,雖然收費不高,但積得多了,也是一種浪費。她說,如果能夠一張卡在本市的各大醫院通用,那患者就可以省不少心。

  記者在醫院采訪中發現,對於『診療卡』,有的醫院僅限於門診使用,有的醫院患者持卡的同時卻仍需要購買就診冊。但這些啟用就診卡的醫院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就診卡信息只能在本院內部分科室或所有科室共享。

  病歷本還得有

  當日10時,哈市道裡區一家醫院內,一位年約60歲的婦女正拿著醫保本辦理『診療卡』。在她填寫了一份《門診掛號磁卡辦理登記卡》的表格並交了1元錢押金後,領到了該院的『診療卡』。登記表上包含四項內容: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和身份證號碼,辦卡處的工作人員將這些信息錄入到卡裡,再由患者拿卡到窗口掛號。

  來自大慶薛先生正在辦理出院手續,他告訴記者,辦理『診療卡』的同時仍需要買病本,病本上的寫的是患者的病情和醫囑,『診療卡』則體現的是用藥、檢查及所發生的相關費用。『真不知道哪方便了?』他說。

  對此,醫院的工作人員也顯得很委屈:『一些患者家裡沒有電腦,想知道自己得什麼病,用什麼藥還是病歷本直觀,而「診療卡」內能體現檢查、買藥的資料,實名制可以避免患者描述藥物或檢查項目不清的麻煩,所以必須雙管齊下。』

  『診療卡』有望統一

  『由於各家醫院使用系統不統一,所以仍不能實現「一卡」。』哈市胸科醫院客服中心的郭玉珍主任告訴記者,目前制作『診療卡』的公司就有數十家,每家的平臺不同、流程不同、所以實現功能也不同。郭主任說,診療卡有個重要作用,只要一刷卡,患者上次看病的病情、檢查的片子、醫生開的藥,一項項都會出現在電腦上,使治療具有連續性。患者不必每次看病都帶著那麼多病史資料,也可有效防止病史資料丟失。此外,醫生開出藥方和檢驗單之後,收費處、藥房和檢驗科會同步接收到信息,會縮短患者在各個窗口等候的時間。

  記者從省衛生廳了解到,目前各醫院實行的『就診一卡通』是我省准備實行的『健康一卡通』的縮影。我省計劃實行的『健康一卡通』纔是市民心中理想的就醫模式,也是我省今年年底前准備完成的醫改目標之一。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