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六十周年慶祝活動嘉賓注冊登記卡。東北網記者 楊禹攝
![]() |
![]() |
![]() |
![]() |
![]() |
![]() |
![]() |
![]() |
東北網9月21日訊 (記者強銳 楊禹)一個偶然的機會,記者得知在哈爾濱南崗區郵政街住著一位經歷了抗戰、抗美援朝、新中國成立等一系列歷史的93歲離休老乾部,國慶60周年有關單位特意發來邀請函,希望他屆時能參加大典,不過由於身體原因,93歲的老人不能去參加了。這位滄桑老人身上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帶著好奇和崇敬,記者敲開了哈爾濱市南崗區郵政街303號一座不起眼的老式二層樓的大門。
9月19日上午9時左右,記者來到老人的家裡,屋子裡面收拾的很乾淨,羅老的兒子不好意思的連連說像是農村的房子,乾淨破舊的小屋子裡掛滿了老人的獎狀、從全國各地郵來的紀念杯,還有老人自己整理的各類資料……進門時,羅海秋老人正在桌前整理剪下來的報紙,聽說記者來了,老人收起了報紙,從一個紙口袋裡拿出了整整齊齊的各種信件、邀請函,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回憶起解放前那段歷史,老人感慨萬千……
躲避抓勞工與鐵路結緣
1930年,日軍來到羅老的出生地吉林省額穆縣(今蛟河縣)寶馬川,從老黑溝青頂子到新街基德100多裡范圍內的村莊,實施了一次大規模的屠殺行動。為躲避日本人,羅海秋一家搬家,來到了牛家川,投奔家有民兵的幾個大戶,可正月初八,這裡也來了日本人,不過這些日本人不是為屠殺來的,而是為了實施『歸屯』制來的,日本人讓漢奸組織18歲以下中國人『勤勞奉事』,18歲以上驗『國兵』,不合格的全部充當勞工,送到『歸屯』所蓋屯牆,有的則送到日本獲中國的其他地方做苦役。
1932年6月,日本人開始在五常一帶修建拉濱鐵路線。羅海秋家附近也來了修鐵路的工人。為躲避抓勞工,羅海秋在媽媽的堅持下,認修鐵路的工人石春朴為義父,並在他的介紹下開始到『滿鐵』工作,從此做起了鐵路護衛兵,負責保護鐵路安全,後來又參加了中共地下組織,在抗美援朝時期將軍用物資送上朝鮮前線。
日軍戰敗保衛倉庫讓運輸物資毫發無損
1945年日軍投降,羅海秋負責看管存有日本鐵路運輸物資的倉庫,由於當時五常的三個大倉庫裝滿了重要物資,羅海秋深知這些物資的重要性,在十個月沒開工資的情況下組織了18個人日夜守護倉庫,實在沒有生活來源就找父親當時的老朋友(當時是富農)救濟,硬是一點都沒讓倉庫裡的東西丟失。
據老人介紹,一次,一個叫王德的建築工人組織了一伙人來搶倉庫,羅海秋阻止他進去,他急紅了眼睛,拿著一把大鐮刀夾在了羅海秋的脖子上,不搶到手誓不罷休。老羅面對架在脖子上的鐮刀鎮定地說:『能不能在臨死之前讓我說幾句話。』王德猶豫說:『你說。』老羅聲聲響亮:『我問你咱們當了多少年亡國奴?14年,中國被日軍侵略了14年!而現在抗戰結束了,共產黨馬上就要來接收這些物資,在這個時候,你把我殺了,別人問起是你王德殺了我,搶了東西,你到時候可別後悔!』面對大義凜然的羅海秋,王德把亮閃閃的大鐮刀放下了。羅老就是這樣多次面對著生命危險保衛了倉庫物資的安全,後來在1949年的全國勞模大會上羅海秋被評為全國勞模,並因為特殊貢獻記大功一次。
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在鐵路部門工作
羅海秋於1947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後被派到鐵道醫學院(今鐵路衛校)、三棵樹車站車務段任人事主任,到1980年離休前,任原哈爾濱鐵路分局的機關黨委書記,並多次獲得各級勞模等稱號。值得一提的是,羅老還是個遠近聞名的老中醫,他的爺爺在當時就是名醫,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們不管把家搬到哪裡,都以開藥鋪行醫為生,在爺爺耳濡目染下,羅海秋14歲就開始給人看病,在窮困的年代,百姓只要找他看病,即使沒有錢他也會給他們抓藥治病,到了現在,93歲的羅老偶爾也會給街坊鄰裡號號脈,看看病。
龜齡童心度晚年
老人平時喜歡探討養生、剪報、並整理各種歷史資料,用羅老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龜齡童心度晚年』。記者從羅老的兒子口中得知羅老去年得了腦梗塞,說到國慶閱兵典禮的邀請,老人遺憾的說因為身體原因去不了了,但自己特意出門去印制了一副精致的賀詞獻給為之奮斗一生的祖國,提到祖國的60年華誕,老人激動了,從羅老的眼睛中記者看到了一個人畢生的信念,祖國的生日定會因為有了這些老革命者的祝賀而更加灼灼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