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2日訊 (記者 顧碩) 購買一套稱心如意的商品房,是很多人的願望。但如果沒有購房經驗,不了解購房中存在的風險,很容易落入一些開發商設計的圈套。為了防范消費陷阱,減少消費糾紛,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房時注意以下十個問題:
一、注意查看經營者是否具有『五證』、『兩書』、『一照』。『五證』即《國有土地使用證》、《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兩書』即:《商品房質量保證書》和《商品房使用說明書》。『一照』即:《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如果經營者的這些手續不全,消費者就應當高度警惕了。
二、注意不要輕易交付定金。要在最終確定購買並簽訂購房協議後再交定金,否則你一旦改變主意,開發商以消費者違約為由不返還你的定金。
三、注意不要輕信開發商的廣告宣傳。要理性審視廣告內容,並要求開發商把廣告宣傳的承諾寫入合同約定條款,目前我國法院在裁定商品房糾紛時,是以合同為依據,而並不以廣告宣傳的內容為依據。
四、注意不要開盤就買。有不少開發商是先把位置不好的房子拿出來出售,好位置的房子反而被保留下來,然後每個月推出幾套,其目的是為了在後期的銷售中提高價格和便於銷售。建議消費者先到售樓處做個購房登記,不久之後就很可能會有售樓員和你聯系,告訴你現在有個更好的樓層、朝向和戶型的房子。你可以設法找售樓員查看一本叫銷控的冊子,那上面寫著哪些房子已售完,哪些房子還沒有銷售,這個冊子一般比較准,只有少數樓盤的銷售者纔會專門做一份假的。
五、要注意房子周圍的環境。房屋環境所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房屋的昇值潛力和生活便利程度。
六、注意『樣板房』花招。樣板間是購房者了解樓盤最直觀的方式,是衡量房屋質量、結構的因素之一。但是,一些開發商有時會利用裝修中的視覺誤差來誘導消費者。建議購房者在看『樣板房』的時候應多考察房屋的結構和裝修工藝、用料,把『樣板房』作為自己裝修的參考,而切莫原樣照抄。
七、注意『精裝房『究竟精不精。精裝修的房子,免去了消費者購房後裝修的麻煩,盡管房價不菲,還是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昧。但是,一些開發商推出的精裝房,其裝修用材明顯與裝修價格不符。建議消費者購買『精裝房』時在合同中明確『精裝房』的裝修標准、所用材質、價格、質量標准、售後服務等內容,以免上當。
八、注意按揭貸款。一些開發商為了解決資金不足問題,在樓盤剛開始銷售的時候,假借自己公司員工的名義,向銀行辦理按揭貸款以套取資金,然後再將這些房屋出售給消費者,並且往往要求消費者一次性付款。這種房子在辦理產權證的時候,往往會有麻煩,甚至很長時間辦不下來。
九、高度重視購房合同的簽訂。一定要認真把握合同條款,將房屋面積、價格、違約責任、房屋質量、交付使用時間、物業管理等條款看仔細。你的意願和要求,開發商的許諾以及體現在廣告、宣傳材料上的承諾,落實到合同中纔真正算數,所以合同條款纔是最重要的。
十、注意房屋面積。消費者應當特別注意合同中對房屋面積的約定。房屋建築面積的准確值需要實際測量,而並非是使用面積與開發商單方確定的系數相乘的簡單算法,這往往是很不准確的。目前,一些開發商利用消費者難以測量出實際建築面積的現實,往往單方面虛增系數值,有的把系數定為1.69,更有甚者定到1.82。對此,消費者要高度警惕,而不要僅僅看到單價(每平方米的價格)。必要時,應請有法定資質的測量機構進行測量。
當購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與開發商進行交涉,如果交涉不成可帶上相關證據到質量技術監督、工商、建委、房產局等行政部門申訴,也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