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哈爾濱市南崗區解決『四難』深化整改著力服務群眾
2009-09-23 16:28:2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3日訊 哈爾濱市南崗區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堅持從群眾滿意的事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事改起,以解決百姓出行難、就業難、就醫難、增收難等民生問題為重點,努力實現服務百姓系列化、優質化、高效化,通過深化整改落實,把學習實踐活動打造成百姓的民心工程、群眾的滿意工程。

  著力為民,切實解決出行難。針對部分城區街路、村屯和居民庭院等道路狀況不良,影響居民出行問題,深入開展建設乾淨城區專項行動,構建了『一線、八街、四區、十五景』的街景布局,為群眾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讓群眾順心。一是主動承接地鐵一號線翻漿路段修復工作。針對地鐵建設關聯路段翻漿問題,采取『夜間施工,白天養護』方式,實施24小時快速搶修。目前,快速修復地鐵關聯翻漿路段55條段,保證了地鐵施工封閉期間交通安全順暢。二是打造適宜人居的庭院環境。著重改變以往出行雨天一腳泥、風天一身沙的狀況,積極探索庭院管理創新之路,采取『政府引導、街道指導、社區組織、居民自管、市場補充』的管理模式,對今年新改造的100個庭院實施分類管理,提檔昇級50個,並擬對近年來改造的1304個舊有庭院分期分批進行跟蹤維護,力求實現庭院管理高檔次。三是實施村屯道路硬化美化工程。圍繞服務農民促發展,為農民致富創造良好的出行環境,加大村屯道路和綠化美化力度,目前,村屯道路硬化率達到90%,已有14個村屯實現了綠化美化。

  著力幫民,切實解決就業難。以高校畢業生、下崗職工、困難群眾等群體為重點,采取『三保』等措施,推動就業再就業,讓群眾安心。一是為大學生建平臺保就業。努力探索『政府僱員吸納一批、社區聘用一批、企業招聘一批、機關事業單位錄用一批、建設園區創業一批』的『五位一體』就業平臺,全年可安置大學生創業、就業12000人。同時,整合企事業單位等各方資源,多渠道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並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服務,成功舉辦了高校畢業生招聘大集,21個區直機關、街道辦事處和鄉鎮的177個崗位、79家企業的893個崗位面向社會招聘大學生,現已全部上崗發揮作用。二是幫助下崗職工、困難群體保就業。對下崗職工、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實施提供就業信息、就業崗位和小額貸款擔保,新增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等援助行動,今年以來,為122人擔保小額貸款,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350人,6358名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1611名困難群眾實現就業,零就業家庭全部得到安置。三是與企業簽協議保不失業。針對金融危機對就業的影響,實施『共同約定行動』,提出『共克時艱、共謀發展、共同約定行動倡議』,近300家企業在倡議書、承諾書、協議書上簽名,承諾不裁員、不減薪,不欠薪,穩定就業局勢。

  著力愛民,切實解決就醫難。堅持資源整合,加大投入,有效解決了『看病貴、就醫難』問題,縮短了群眾與醫院的路距和心距,讓群眾暖心。一是健全完善衛生院所建設,提昇服務質量。通過多方立項爭取建設資金2540萬元,強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現已改造面積2萬餘平方米,新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000平方米。同時,健全農村三級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網絡,全面推行村級衛生規范化、鄉村管理一體化、鄉村醫療集團化、基層服務網絡化的『三網四化』工作,已建設10個標准化衛生所,投資近10萬元對改造完成的衛生所及時配備了醫療設備,並將防保補貼及時發放到位,滿足農民就近就地基本醫療需求。二是傾力打造15分鍾社區服務圈,解決城區居民就醫難。本著居民就醫方便的原則,南崗區在距社區服務中心較遠的居民區適當設置15分鍾可以到達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構築15分鍾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堅持高起點起步,在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示范化計劃免疫門診,服務項目由原來的『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六位一體拓寬到『慢病防治、殘疾人管理、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等17個項目,惠及百姓就醫。三是落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解決農村群眾就醫難。采取進村入戶等辦法,大力宣傳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有關政策並積極貫徹落實,目前,參合率達到99.8%。同時,開展『零點利』和『讓利日』活動,對單病種手術實行限價,解決了患者看病貴問題。

  著力富民,切實解決增收難。采取多種方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農村繁榮穩定。一是大力發展優勢產業促進農民增收。以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為牽動,大力發展食用菌業、奶牛業。對棚室小區建設在水利設施配套等方面給予資金扶持。實施紅星村特菜基地整體遷移,保持紅星特菜品牌,保證農民失地不失業。二是引導鼓勵農民轉移就業助推農民增收。通過農業信息網、公示板和村廣播站等多種渠道為農民提供就業信息,對參加就業培訓的農民工采取免學費、免書本費、免證書費『三免』援助措施,引導農民轉移就業,拓寬增收渠道,幫助82.7%的返鄉農民找到了工作和出路。三是落實各項惠民政策減輕農民增收負擔。目前,落實糧食直補、農機具等各項補貼600餘萬元,村級債務化解率達到2.5%,有效遏制了農村『三亂』現象發生,從政策機制上為農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