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推進建設戰略昇級
2009-09-23 17:17: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3日訊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把全面推進『三縣』建設戰略昇級作為實踐載體,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千方百計提高科學發展水平。

  一是重新審視『三縣』建設思路,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謀劃『三縣』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度量標尺,對照全國18個典型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重新對『三縣』建設思路進行審視,邀請北京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及香港偉信公司的專家學者對『三縣』建設進行科學評估,對下一步『三縣』建設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措施進行科學預判,並著手編制《景觀生態可持續發展規劃》、《全縣牧業強縣建設規劃》、《全縣旅游資源整體開發規劃》,進一步明確『三縣』建設發展戰略目標,力爭到『十二五』末,在『牧業強縣』建設上,多元牧業格局更加穩固,除奶牛外,鵝(鴨)、狐(貉)、肉牛加工等均形成規模產業集群。『牧工業』佔農副產品加工業比重不斷加大,形成完整的畜牧產業鏈條。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畜牧業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均保持在三分之二左右。建成『中國優質奶源、東北優質商品鵝和優質狐(貉)皮張』三大基地,建成全國牧業強縣。在『旅游大縣』建設上,旅游產品體系、客源體系、管理體系健全完善,形成四季旅游格局,成為黑龍江西部旅游線上的最佳節點,中國東北地區民俗、生態、休閑游相結合的最佳范例,打造出3A級景區3個,4A級景區2個,把連環湖建成中國北方知名的休閑養生旅游度假基地,爭創全國旅游先進縣。在『生態名縣』建設上,通過『林草水』綜合治理,使草原生態全面恢復,補水機制真正形成,森林覆蓋率達到13.8%。以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業為重點,生態產業初具規模。建立科學的循環經濟推進機制和發展模式,不斷擴大新能源開發利用成果,實現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的最小化。生態綜合指標達到省內一流縣份水平,建成真正意義上的黑龍江西部生態屏障,在通過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驗收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級生態縣』建設目標,使『生態名縣』叫響全國。

  二是科學規劃德力戈爾工業園區建設,在完善園區功能上促進產業聚集。通過對園區科學規劃、明確園區產業定位、完善園區功能來提高園區建設科學化水平。著眼於推進園區布局科學合理,研究編制園區詳細規劃,解決基礎設施不集成、不配套等問題。圍繞如何提高園區承載產業、集聚產業功能,對入住園區的企業進行調研,引入可對本地畜產品、農產品進行加工生產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家,佔入住園區企業22家的68%。以『分工合理,重點突出,各具特色』為原則,在全市14個工業園區中找准功能定位,明確提出『以打造畜產品、農產品加工為主,以上下游銜接項目為基礎,其他項目為補充的工業園區』的產業定位,為定向定位招商指明了方向。今年計劃投資1055萬元,進行園區道路建設、排污管網建設、排污池整治、供電線路移位以及園區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園區已有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揚州饞神集團、國際合隆羽絨集團、香港聯塑集團等集團公司投資的22家企業入住,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已達14.3億元,園區2008年創產值13.7億元,佔地方工業總產值49.5%,實現銷售收入16.1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1億元,實現利稅2.1億元。

  三是踐行科學發展理念,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個層面上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新能源項目建設和引進上,重點推進新能源產業園項目、龍江風電場建設項目和瑞豐風電場建設項目,總投資14.7億元,預計年內可實現利潤4.35億元,上繳稅金6200萬元,可安置就業人員300人。在綠色有機食品種植上,把通過IMO(歐盟認證組織)認證的12種雜糧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加大基地種植面積,全縣符合綠色有機食品生產的3萬畝耕地都種上了雜糧,並先後與黑龍江省龍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杜爾伯特龍順精制米業有限公司、琳代悅源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簽訂了訂單。在新農村建設上,繼續推廣戶用沼氣、秸杆固化成型、秸稈氣化等生物質能利用,逐步改善農村燃料結構,年內將新增戶用沼氣1000戶,力爭在2個鄉鎮新建2座工業化沼氣加工廠。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上,積極抓好污水、垃圾處理廠建設,實現污水和垃圾無害化處理,解決縣城所在地泰康鎮多年來沒有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的問題。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上,針對牧業大縣未經處理的牛糞較多,影響農村生態環境的實際,在奶牛廣場探索嘗試『集成糞便處理系統(IMUS)示范工程』建設,工程將按糞便處理→沼氣生產→沼氣供熱發電→肥料生產的技術路線循序展開,是典型的循環經濟和再生能源技術。據專家預測,如果該工程在全縣得到執行,可轉化電能6500萬度。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