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4日訊 近年來,一些商家紛紛將公司搬進了居民樓裡,原因是租金相對便宜,但卻給樓內居民帶來很多不便。居民樓『住改商』引發的矛盾和糾紛日益凸顯。
自打一商貿公司搬到了道裡區安昇街劉大娘家樓上,老人就沒有一天消停過。74歲的劉大娘告訴記者,去年10月,3樓開了一家公司,每天有很多人來進貨,進進出出單元門經常敞開著。樓上不但嘈雜聲大,因單元裡每天進來不少陌生人,她還擔心安全。市民徐女士家住道裡區建國街,今年6月,2樓居民把房子租給了一家家政公司,每天人來人往,大家擔心安全問題。
記者調查了解到,雖然不是所有商戶都擾民,可居民們普遍擔心『住改商』使小區內環境設施損耗加快,小區的治安環境受到威脅。
『住改商』引發的矛盾很多,社區也經常接到居民投訴,多數反映噪聲擾民。按相關規定,工商部門要求在居民區內租方的商戶申請登記注冊時,出具社區和居民表示同意的蓋章證明,但一些社區把關不嚴,只要商戶簡單找兩戶居民簽字就給蓋章了。一家物業公司負責人說,物業部門也接到過居民投訴,甚至拒交物業費。
商家開公司為啥青睞居民樓?一位公司負責人說,就是費用低,省錢。同等面積的情況下,在居民樓內租房辦公要比租商服節省一半的費用。一些公司只要有地方辦公就行,居民樓成了他們的首選。
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商家在申辦工商執照時,需填寫《關於同意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證明》,承諾遵守物權法相關規定、保證房屋結構安全,獲得附近居民的同意。這份證明需要由社區或業主委員會在征得有利害關系業主同意後蓋章,工商部門方可批准經營單位獲得營業執照。盡管如此,居民們還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嚴格限制商戶進入居民樓,保證居民安靜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