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國慶旅游好去處:錦河農場闖關東影視基地盛裝待客
2009-09-27 10:01:2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常河 王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錦河農場闖關東影視城。
闖關東影視基地——老金溝俯矙圖。
闖關東影視基地內的景點。
闖關東影視基地雪趣。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東輝(左二)回到第二故鄉。
錦河農場場長王毅接受媒體采訪。
錦河農場內的黑丫頭酒店。
錦河農場內的三道灣大峽谷。周確攝
蓬勃發展中的錦河農場。周確攝
影視基地吸引來眾多情侶前來拍攝婚紗照。
坐落於錦河農場內的龍江大峽谷三道灣雪景。周確攝

  東北網9月27日訊 闖關東,游錦河,好山好水好快活。坐落在美麗富饒的黑龍江畔的錦河農場,過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耕地面積不足13萬畝的國有農場,近幾年卻漸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省內外各級領導蒞臨指導;各大新聞媒體將其視為新聞的富礦,來此拍攝、采風;各地旅行團體紛至沓來,人們陶醉於這裡渾然天成的旅游風情,神往於這裡神秘的采金歷史淵源,折服於這裡開發旅游的執著精神。

  近年來,面對農業結構調整舉步維艱的狀況,錦河農場黨政班子審時度勢,反復推敲論證,認為發展生態旅游是振興錦河農場經濟、培植新興財源的最佳選擇,是符合場情的戰略選擇。再加上2008年由山東電視臺拍攝電視連續劇《闖關東》的熱播,在全國廣大觀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並得到了黑龍江、山東兩省的密切關注,這對於擁有劇中老金溝淘金、黑丫頭酒館外景地及又與朱家大院、韓家大院等外景拍攝地毗鄰的錦河農場而言,發展旅游業無疑是難得的契機,錦河農場《闖關東》影視文化旅游項目便應運而生。

  豐富的旅游資源為發展旅游奠定了基礎

  錦河農場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蘊藏著無限的開發潛力。這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良好,航空、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南靠著名的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北臨歷史文化古城愛輝,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優美的自然風光是發展旅游的先絕條件。多年來,錦河農場十分重視生態建設,森林覆蓋率達64%,是全國森林覆蓋率平均水平的3.5倍,曾被評黑龍江省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全國部門造林綠色400佳單位。境內山巒起伏、森林繁茂。春季,這裡綠草茵茵、百花竟放,山野菜遍地,可盡享采摘之趣;夏季,這裡層巒疊翠、溪流淙淙,可漂流、登山、野外宿營;秋季,這裡山分五色、層林盡染、紅葉映天,可盡觀賞紅葉之美;冬季,這裡瑞雪鋪銀散玉、山舞銀蛇,可盡享狩獵、滑雪之樂。

  錦河農場最新開發的原生態旅游景點三道灣大峽谷,峽谷長約10公裡,最深處達200餘米,極目遠眺,石金河就象一條玉帶飄落在密林深處,峽谷周圍叢林茂盛、河水清澈見底,具備原始天然的峽谷觀光、水上漂流的項目特點。新華社高級攝影記者周確回訪第二故鄉,看到三道灣大峽谷時也非常驚喜,他把拍到的照片發到博客上,許多網友看後都拍案稱奇、贊嘆不已,網友們稱這裡的景色有九寨溝之美、張家界之奇,景色優美壯觀,令人嘆為觀止。農場場部後側的錦山公園佔地1400公頃,是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是一處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度假、野營、避暑和進行森林浴的天然大氧吧。這裡民風純朴,民俗濃郁,是電視劇《年輪》、《大院子女》等電視劇的重要外景基地,無論是對於都市人還是對於農村游客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如今《闖關東》影視文化基地在錦河農場的竣工,為錦河秀麗壯美的山水增添了一抹人文神韻。錦河農場前身是黑龍江省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一團,當時這裡曾匯聚了9000多名風華正茂的下鄉知青,他們在這裡戰天斗地,經受了各種磨練與考驗,在這裡流域文明與墾荒文化、知青文化有機融合,構成了北大荒史詩般的傳奇色彩。錦河農場還是當年日偽侵華戰爭的主要佔據點,一些保存完好的景點正作為愛國主義教育旅游觀光景點開發。

  哈爾濱作家協會李方元來到錦河農場,看到農場包括自然景觀、水域風光、遺址遺跡、人文歷史等旅游資源發出『錦河明山秀水可追昔日淘金夢、農場人傑物豐又蕩盛世游仙風』的概嘆。

  精心籌備推出旅游精品

  雖然錦河農場境內旅游資源豐厚、結合周邊已成規模的旅游環境可以形成一條集觀光、游覽於一體的黃金旅游線,錦河農場深知只有搶抓央視08年開年巨作《闖關東》熱播這一契機,合理開發影視、人文、環境、生態資源優勢,把《闖關東》影視文化作為特色主導產業來抓,纔能將旅游項目真正培育成錦河農場新的經濟增長點。

  農場搞旅游開發,缺少大量的規劃、設計、建設、營銷等方面的專業人纔怎麼辦?錦河農場就通過巧借東風、借船出海的方式引智解決在影視基地的開發建設過程中缺少人纔的難題。場長王毅多次外出考察、游說,宣傳農場旅游開發優勢,爭得了廣泛的關注和支持,使前期准備工作順利有序進行。黑河市發改委本著影視基地吸引人、自然山水感染人、休閑度假留住人、農業觀光滿足人的理念,為錦河農場量身定制了《闖關東》影視文化旅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去年3月末,山東省廣播電視總臺與農場簽訂了合作開發框架協議,無償為錦河農場提供《闖關東》電視劇相關場景設計效果圖紙及相關資料,提供劇照及相關拍攝花絮資料;由黑龍江省寒碩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旅游規劃設計研究所編制完成了《錦河農場旅游總體規劃》通過了專家評審組的評審;錦河--《闖關東》影視文化旅游項目被黑河市旅游局將列入黑河市一日游景區、黑河市旅游黃金旅游線路。黑龍江農墾北大荒國際旅行社、哈爾濱鐵道國際旅行社、山東章丘市旅游局等單位和部門也與農場達成了推動客源互動,幫助農場組織客源的協議。

  2008年9月初,錦河農場與山東省廣播電視總臺合作共同開發、建設、宣傳推廣的佔地面積22000平方米,投資1200多萬元,建成的《闖關東》影視基地正式開園,當天接待游客達700多人。影視基地通過老金溝神廟、溜槽、金夫工棚等影視景點觀摩集中展現了采金人的主要活動、組織機構、宗教信奉和禁忌,真實再現了國民初期采金人真實的困苦生活;並開發了淘金、石金河漂流等參與性旅游項目將這些特色文化充分的表現出來,促進旅游產業和文化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使農場的旅游產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自開業至今,已接待國內外游客4萬多人,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打造旅游精品鑄就文化旅游品牌

  發展旅游事業,文化是旅游景區的靈魂,是旅游業能夠獲得持續發展的不竭的動力源泉。只有將旅游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旅游產業纔有旺盛的生命力,錦河農場以《闖關東》電視劇中老金溝為切入點深入挖掘采金歷史與文化,並因此而具有了獨特的魅力。其實,錦河農場的歷史就與采金有不結之緣。石金河位於黑龍江中上游流域,自古就有『黑龍江畔金絲帶』之說。自清朝開始一直到民國、日偽時期這裡是黑龍江省金礦總局下的逢源、興安等金廠的一個礦區。農場這條蜿蜒、湍急的石金河,成了歷代勤勞的中國各族人民淘金的地方。為了將那段不為人知的淘金歷史展現給世人,在景區創建之初,錦河農場就高起點立意、高水平策劃、高質量運作,聘請了黑龍江省資深的旅游規劃設計公司結合農場實際,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編制了具有前瞻性、有可操作性、可以指導農場旅游業發展的《錦河農場影視文化旅游發展規劃》,並請了黑龍江省旅游局、哈爾濱市文化局等部門組成的專家組進行了嚴格評審和把關;在景區建設過程中,緊密結合規劃要求,將采金文化、關東文化深深根植其中,聘請當地知名的民俗專家進行指導,廣泛收集當地的采金歷史、風俗、文物,推出了獨具特色的『闖關東淘金游』。

  電視劇中朱家大院、韓家大院的土坯房、舊家具、長工工棚、民居室內的道具是上個世紀20、30年代東北人民的生活場景側重體現了關東文化內涵,黑丫頭酒店則通過改造成為了旅游餐館服務的接待場所,讓游客在這裡不但可以體驗到渾然天成的旅游風光,感受到獨具魅力的旅游風情、體驗到祖輩們當年勇闖關東的歷程,探尋神秘的采金歷史淵源,還可以品嘗到東北特色的美味佳餚、探訪厚重深遠的關東文化。

  以活動促宣傳品牌效應不斷增強

  如果一個景區沒有旅游活動就會缺乏活力。錦河農場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傳統,結合自身的文化底蘊而舉辦的『闖關東游錦河旅游山東推介會』、『開園慶典儀式』、『旅游宣傳口號有獎片集』、『石金河淘金體驗征文』等特色的宣傳活動,經過廣泛的宣傳推廣,使錦河農場《闖關東》影視基地成為北安分局乃至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

  去年9月初,借助錦河農場《闖關東》影視基地外景、道具、服裝等拍攝的第一部網絡短劇《小山東外傳》在東北網的熱播,受到了網友的強烈追捧。短劇因影視基地恢弘的氣勢彰顯出歷史題材的厚重,影視基地也因短劇而在網友中口碑載道,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

  如今的錦河農場《闖關東》影視基地,已經被黑龍江省旅游局列入哈爾濱—五大連池—璦琿歷史陳列館—黑河—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旅游黃金線路。今後,錦河農場將按照文化為根、自然為本、永續發展的原則,以影視文化為亮點、以自然山水為依托、以休閑度假為基礎,以農業觀光為補充,深入開發旅游資源,強力推進特色農業觀光園、三道彎大峽谷森林公園、天然狩獵場、山神府侵華日軍罪證遺址、佛教朝拜區等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打造錦河農場集現代農業游、關東文化游、自然風光游為一體的特色旅游產業,將錦河建設成為文化特點鮮明、度假條件優良、自然環境優美、鄉村特色濃郁的現代化旅游區,國內聞名、省內一流的休閑和文化旅游勝地,使錦河農場的旅游產業真正走出『關東』。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