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今日起,哈爾濱市將率先實施9座人行過街天橋工程建設,這也是我市結合整治城市道路交通啟動的第一批交通環境設施建設項目。據市建委負責該項工程建設的有關同志介紹,這9座人行過街天橋的建設將引入市場機制,全部由社會化融資完成。這種不用政府買單,較大規模依靠市場化運作建設人行過街天橋做法,在我市尚屬首次,對於拓寬融資渠道,深化經營城市理念,發掘社會資源能力組織實施城市建設,具有突破性的導向作用。
廣泛聽取各方意見 科學確定項目選址
為了加快構建立體化的城市步道交通體系,緩解人流過街的交通壓力,有效疏導交通瓶頸,盡快改善我市部分地區人車混行,交通事故頻發的不利局面,按照市綜合整治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的部署,市建設委員會在規劃、交管、城管等部門的協助下,牽頭組織對市區內的重要交通節點進行了反復踏查。在對市區各重要交通節點踏查中,有關部門篩選了這些過街行人密集、交通擁堵現象嚴重、交通事故頻發、城市主乾道快速通行能力難以發揮的路段,組織進行了暢通交通能力的深入研究論證,在認真聽取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和廣大市民群眾的呼聲後,經過科學研究,反復比選,在今年已經啟動建設了6座人行天橋工程基礎上,最終選定在海城街海城市場、新陽路歐洲新城、哈藥路河洲街交口、新陽路十八中、顧鄉大街十四中、尚志大街與西十六道街交口、通鄉街富江家園、哈平路建築文化宮、保健路哈醫大三院側門9處路段同步啟動實施人行過街天橋建設。
堅持市場化運作 吸引社會資金參與人行天橋建設
為緩解城市建設資金緊張的現狀,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拓寬思路,把著眼點由單純依靠政府投入大跨度轉向市場,充分挖掘社會各方利益需求潛力,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人行天橋建設,有效推進我市人行過街天橋實施。據介紹,今年我市人行過街天橋建設遵循市場化運作原則,采取BOT形式,通過出讓廣告經營權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嘗試充分吸引了廣告經營商等實體企業投資人行天橋建設的熱情,為積極、穩妥地推進城市資源、資產、資本的有效運營,加快城市建設發展步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文明組織施工 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安全
按照市綜合整治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的部署要求,為支持人行過街天橋項目建設,市發改委、規劃、土地、交管、城管、城綠辦等部門和電力、燃氣、通訊、供水、供熱等管線產權單位,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根據涉及到的工作任務,明確分工、限定時間、落實責任,優先辦理了立項、規劃、佔道、綠化移植等手續。同時,市有關建設部門對投資人明確提出了建設工期、組織模式、質量標准、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要求,並組織質量、安全等部門和部分專家學者召開論證會,確定關鍵節點、危險部位的施工組織方案,保證安全、快捷、優質地完成工程建設任務,構建通行順暢、快捷方便的人行步道交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