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0月5日電 題:『防疫先鋒』陳化蘭:『我的舞臺在祖國』
記者范 迎春、徐宜軍
站在『農業成就』彩車上經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陳化蘭眼裡滿是激動的淚水。『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我為祖國的科技進步感到由衷的自豪,為祖國的富強感到無比的驕傲!』陳化蘭說。
陳化蘭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2002年留美歸國以來,她主持和參與了獸醫科學領域一系列前沿性項目研究,尤其是禽流感疫苗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國乃至世界防控禽流感疫情的能力。
陳化蘭1969年出生於甘肅省白銀市,1997年畢業於中國農業科學院,並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以博士後身份前往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流感分中心進行禽流感合作研究。
在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工作的3年時間裡,陳化蘭顯露了卓越的纔華。交流結束時,對方盛情挽留,但是陳化蘭堅決地踏上了歸國的路程。
『當時的想法很單純,因為國內流感防治研究方面迫切需要人纔。』陳化蘭說,『在國外盡管條件很優厚,但是我堅信自己事業的舞臺在祖國。』
2002年底,陳化蘭告別同在美國做博士後的丈夫,帶著2歲的兒子回到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她把孩子托付給提前僱好的保姆,自己一頭紮進了禽流感實驗室。
在陳化蘭主持下,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針對我國禽流感疫情防控的需要,開展了全方位的疫苗和診斷方法前瞻性研究,獲得多項重大突破。其中H5N2禽流感滅活疫苗是我國第一個研制成功並應用於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的疫苗,H5N1禽流感滅活疫苗是國際上首次研制成功並推向大規模應用的流感病毒反向基因操作疫苗,並在世界上首次證明可對水禽形成有效免疫保護。
2004年初,我國十餘個省份出現禽流感疫情,陳化蘭帶領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科研人員及時、准確確診禽流感疫情50餘起,推廣應用12億羽份H5N2滅活疫苗,為防控疫情發揮了關鍵作用。
2005年春天開始,歐洲多個國家首先出現H5N1禽流感疫情。隨後,亞洲和我國部分地區也再次發生疫情,形勢嚴峻。
8月,從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H5N1新疫苗完成了實驗室階段的研究,具備了應用條件。隨後,新型疫苗研究成果迅速投入生產和應用,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為我國唯一從事禽流感疫苗研制和疫情診斷的科研機構,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是我國獸醫科學研究名副其實的『國家隊』。身為『隊長』和『防疫先鋒』,陳化蘭深感自己肩頭的責任重大。『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陳化蘭的一句口頭禪,也是她率領的團隊的集體座右銘。
『我們的目標永遠是「下一個」。』她說,『只要禽流感的警報還沒解除,我們就時刻不能掉以輕心。作為科研人員,我們的職責就是為國家研究出更好的防治方法和疫苗,保護人類的生存和安全。』
今年5月1日,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宣布研制出一種新型人用禽流感冷適應致弱活疫苗,有望對人類感染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實現完全保護。
『由國際相關領域專家共同建立的平臺,有能力針對其他新出現的流感疫情快速研發出新的疫苗。』陳化蘭說,『人類具備防控流感的能力。』
近年來,陳化蘭主持承擔了系列國家和部省級獸醫科研項目,取得多項突破,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十餘篇產生重要學術影響的論文,帶動我國動物流感整體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與國際著名研究機構開展了廣泛和深入的合作。
談到參加國慶60周年慶典活動,陳化蘭仍然十分激動。『看到祖國如此強大起來,我越發為自己當初回國工作的選擇感到驕傲,也越發感到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