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荒糧食銀行總經理潘立國興奮地告訴記者,糧食銀行運行半年多來收效顯著,800多位農戶存儲的18萬噸糧食目前已全部變現,比秋收時直接在地頭銷售增收近5000萬元,同時,通過糧食質押,存糧食從大連民生銀行獲得貸款3億多元。
牛刀初試
去年11月,北大荒商貿集團麾下的北大荒糧食物流有限公司與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及北良港合作,利用墾區在建三江的13個倉儲物流節點,開辦了北大荒糧食銀行,並選擇在有『全國第一大糧庫』之稱的前進農場試運行。
這個糧食銀行是北大荒商貿集團打造現代糧食物流平臺的大型戰略經營項目,它通過集並、存儲、交易、運輸等環節,推進糧食物流體系的構建,實現糧食物流的產業化經營。有關人士評價說,作為黑龍江省內的首家糧食銀行,它開創了全省糧食流通、資金運作的新模式。
糧食銀行運營的實質,就是糧食企業與商業銀行合作,把糧食這一特殊商品與銀行的經營管理方式相結合,以農戶手中的商品糧為產品,以糧食企業為載體,以銀行的相關資源為補充手段,通過糧源集並、加工存儲、質押貸款、現貨銷售、電子交易、期市套保、陸海聯運等整體聯動,推進現代糧食物流體系構建,破解糧食流通過程中存在的諸多『瓶頸』難題,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步提昇。
潘立國告訴記者,墾區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北大荒商貿集團承擔著墾區商品糧的銷售任務,他們在經營中發現,墾區在糧食流通環節中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由於墾區是規模化經營,過去廣大農戶在秋收後由於還貸和備耕的需要,不得不將糧食集中上市變現,促使糧價向下波動,影響了農戶的增產增收。其次,農戶缺乏良好的儲糧條件,糧食收獲後堆放在自家的田間地頭,存儲辦法原始而粗放,保管損失非常嚴重,據測算,平均損失率高達8%。
另外,墾區糧食流通企業的經營模式比較單一,收、儲、運相對獨立運營,體系上的分割與機制上的分散,導致現代糧食物流各環節的聯動性較差,綜合競爭力被削弱。
上述問題的存在,既浪費了糧食資源,不利於調控糧食的供銷平衡,也不利於國家『三農』政策的落實,更直接導致了種糧農戶被動面對市場變化、收入降低。同時,對於糧食流通企業來說,要在新的市場形勢下謀求持續高效快速發展,這也是個不容回避且必須解決的問題。
而糧食銀行成為破解這些難題的『金鑰匙』。北大荒商貿集團在省糧食局、農墾總局的支持下,積極進行探索,開辦了北大荒糧食銀行。
糧食物流企業與銀行通過市場化連接,使長期困擾農戶的賣糧難、倉儲難、貸款難迎刃而解,不僅農民得了實惠,企業也受益。有人稱糧食銀行是一把破解『三農』問題、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金鑰匙』。
效益凸顯
經過半年多的運營,北大荒糧食銀行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一創新經營模式,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實現了『農戶收益、企業獲益、銀行受益、國家滿意』的預期目標。
北大荒糧食銀行解決了農戶的賣糧難問題。在農戶來糧食銀行存糧食之時,糧食銀行就給出了一個讓他們心裡托底的保護價,並且規定,在市場價高於這個保護價的時候,農民可以自主銷售。
糧食銀行解決了糧食損耗過大的問題。這家糧食銀行為儲糧戶農民免費保管3個月,良好的倉儲條件和規范化的管理與農戶在田間地頭自己保管相比,可大幅度提高糧食的綜合效益。
糧食銀行解決了糧食運輸『瓶頸』問題。北大荒商貿集團與北良公司合作,500輛散糧車皮可隨時調配使用,解決了秋糧集中銷售時運力不足的問題。這也是北大荒糧食銀行的獨有優勢。
糧食銀行解決了農戶生產資金問題。北大荒商貿集團與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合作,農戶把糧食存入糧食銀行後,通過質押可以獲得糧款50%的低息貸款。
糧食銀行創新了經營模式。這家糧食銀行既做到了把農戶利益與企業利益聯系在一起,又實現了糧食企業與商業銀行的跨領域合作,通過整體聯動,收到多方受益的效果。
糧食銀行搭建了糧食產區與銷區的交易平臺。通過運行糧食這一創新型經營模式,整合了內部資源,強化了市場調控能力,降低了糧食物流成本,實現了節本增效。
糧食銀行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通過糧食銀行的集並與倉儲功能,能相應地緩解國家的收儲壓力和資金投入。
尚需扶持
北大荒糧食銀行作為新生事物,在現實運行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潛在風險和困難,在今後的發展中需要不斷在制度和管理上進行完善,需要大力進行資源的整合,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更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北大荒糧食銀行就像一朵傲立枝頭、含苞待放的小花,需要眾人呵護、澆灌,未來定能開出鮮艷的花朵。
在采訪中,有關專家就糧食銀行在運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應規避的風險及有關部門應給予的支持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是當糧食市場價格低於國家最低保護價時,糧食銀行收購這部分糧食有可能面臨市場風險。為保護農戶利益,糧食銀行在管理辦法中規定:如到6個月後,儲糧戶仍未將存儲在糧食銀行的糧食銷售或取走,北大荒糧食銀行將按照國家糧食最低保護價或與儲糧戶協商,將糧食予以銷售。也就是說,當糧食銀行按國家最低保護價收購儲戶不取走的糧食時,農戶按最低保護價取得糧食銷售款,卻將價格風險留給了糧食銀行。這種風險一旦超過糧食銀行的承受能力,就必然會給糧食銀行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建議國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即當市場價低於最低保護價時,糧食銀行直接按最低保護價收購,國家予以相應的差價補貼。
二是糧食銀行在經營中發生的相關費用和損耗很大,企業無力全部承擔,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彌補,將給糧食銀行帶來經營風險。從糧食銀行實際運行來看,糧食銀行吸儲糧食以及在存儲糧食中產生的烘乾、裝卸等相關費用,需要糧食銀行承擔。此外,糧食保管中的自然損耗,也給糧食銀行增加了負擔。因此,建議國家能夠參照給予中儲糧的相關政策給予一次性的補貼,以推動糧食銀行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是糧食銀行以糧食經營企業為載體,為了實現集並、存儲、貸款、交易、運輸一條龍業務流程,企業必須擁有相應規模的場地及倉儲設施,但相關稅費數額巨大,成為企業運營的制約『瓶頸』。因此,建議國家直接予以適當補貼,並比照給予中儲糧的優惠政策,對土地稅、房產稅等予以減免,支持糧食銀行輕裝上陣,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確保種糧農民利益作出更大的貢獻。
四是隨著糧食銀行這一運營模式被廣大農戶認可,在今年秋收時將迎來農戶集中儲糧的高峰,因此,現有的倉儲條件會承受較大壓力。目前,各相關糧食集並網點的基礎設施及相關條件尚不適應經營模式更新及企業跨越發展的緊迫需要,有必要通過加大投入力度,去積極鞏固、拓展、完善、強化糧食集並網點建設。因此,建議總局加大投資和扶持力度,推進網點基礎設施建設。
有關專家指出,當前,整合資源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要想把北大荒糧食銀行做大做強,必須整合墾區內部的各種資源、包括商品糧資源、倉儲保管資源、物流節點資源、交易平臺資源等。目前,北大荒糧食銀行正緊鑼密鼓地與建三江、九三等分局進行協商,加大合作力度,欲與這兩個分局所屬農場的現代化糧食處理中心進行倉儲資源整合,形成區域經營態勢,促進糧食存貸業務的廣泛開展並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