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加格達奇區白樺鄉調結構發展特色經濟
2009-10-10 16:12: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0日訊 白樺鄉位於加格達奇區東南29公裡處,轄區面積1053平方公裡,下轄五個行政村,29個村民小組,36個自然屯,人口1817戶6324人,其中農業人口5582人。作為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單位,白樺鄉黨委立足實際,按照『黨員乾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科學發展上水平』的要求,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不斷創新思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科學推動白樺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拓思路,定方向,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一開始,白樺鄉充分認識到開展科學發展觀的最終目的就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在廣泛調研、多方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全鄉上下統一思想,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進行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確立了一條符合本鄉實際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樹立『一村一品』的發展目標。為了發展特色產業,鄉黨委、鄉政府提出『一村一品』發展目標,各村紛紛結合自己的實際發展自己的『特色』。白樺村重點發展棚室蔬菜和生產食用菌,他們種植的黑美人、小鳳、地雷等吊瓜以及臺灣聖女番茄、sod西紅柿等蔬菜遠近文明,成為城裡人的搶手貨;加南村的大地甜瓜打出了品牌打出了特色;雙合村的油豆角遠銷省內外;五岔溝村的種薯外銷14個省份。東山村依據地域優勢發展絨山羊、養蜂、貂貉、鵪鶉等特色養殖。在新的發展思路引領下,今年白樺鄉棚室面積達到1500畝,食用菌達到30萬袋。

  鄉村乾部帶頭發展新項目。在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白樺鄉不僅帶領農民發展特色經濟,還鼓勵村乾部帶頭發展新項目,引進新品種。白樺村黨支部書記康紅軍從遼寧引進了五味子示范種植項目,加南村支部書記羅富、村主任宋景俠一起從山東引進了艾碧絲南瓜種植項目,雙合、五岔溝村的村乾部帶頭進行馬鈴薯脫毒原種的繁育項目以及白小麥試種項目,東山村村乾部進行大棚草莓的栽植項目。在村乾部的示范帶動下,村民們紛紛大膽嘗試,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有效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依托地域優勢發展采集業。白樺轄區內有著豐富的林下資源,如蘑菇、木耳、猴頭等野生食用菌,還有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蕨菜、藍莓等,以及滿山遍野的中草藥材。白樺鄉抓住中國大興安嶺首屆國際藍莓節暨山特產品交易會在加區召開的有力契機,積極鼓勵農民發展采集業,有效地增加了農民收入。今年,采山產品的農民平均每天收入達到50元——100元,一個采集季節下來平均每個人的收入在2500元左右,白樺鄉僅采集業一項收入就達到了500多萬元。

  抓培訓,建協會,有力推動特色經濟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鄉黨委鄉政府充分認識到單純依靠政策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潛力十分有限,只有依靠科學技術發展特色農業、走科技興鄉之路,纔能振興全鄉經濟,帶領群眾致富。在反復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白樺鄉以擴大科技應用為出發點,以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為突破口,全面實施科技興鄉發展戰略,使白樺鄉特色產業的發展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農民的收入不斷增加。

  加強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素質。鄉黨委、鄉政府積極協調農業、科技等部門舉辦特色經濟培訓班,通過邀請技術人員舉辦講座、現場指導等方式,及時向群眾傳授實用技術、信息知識,使農民普遍掌握了1-2門實用技術和專業知識。如舉辦經紀人培訓班,使32名農民獲得了由省工商局頒發的經紀人資格證書;舉辦種植技術培訓班,使36名農民獲得了農民技術員的職稱,還有3名會員獲得了中級技術職稱。

  采用新型技術,引進優良品種。在提高農民技術本領的同時,鄉黨委、鄉政府還非常注重科學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如在絨山羊養殖方面,引導養殖戶栽種青飼料,挖青貯窖貯藏青飼料,使羊在冬季也能吃上精飼料,羊只個個膘肥體壯,同時還到遼寧、內蒙引進優良種羊,改良當地絨山羊的品種,並經過提存扶壯、串換種羊等方式改善羊群質量,提高產絨量和羊絨的品質。

  發展經濟組織,發揮示范作用。在『提素質,察民情、促發展』主題實踐活動中,白樺鄉黨委非常注重發展農村新經濟組織。通過走訪致富帶頭人、產業大戶等方式,在按照一個產業建一個協會組織的目標,動員和引導農戶加入協會,特別號召能人創辦協會,大戶加入協會,在鄉黨委的積極引導下,今年,各協會新增會員共計200餘人。現在全鄉共組建馬鈴薯、大豆、絨山羊、笨雞、蔬菜等各類農民專業協會8個,協會會員達500餘人。在協會中注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會員的利益最大化。馬鈴薯協會會長,五岔溝村黨員夏志增看到村民的馬鈴薯銷售不暢,便和村黨支部商量,帶領一些有能力、有威望的村民到外地聯系客戶,通過主動跑市場、找客商解決馬鈴薯銷售問題,他也因此被評為『全省致富帶頭人』。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