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150餘萬平方米小產權房大行其道 多個部門管不住
2009-10-14 08:04:53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網絡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4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10個部門聯合對市區內部分違法建築實施強制拆除,共拆除7處違章建築,共計10626.2平方米,清理被佔用耕地4萬平方米。這個消息並沒有讓城市主管部門能松口氣——哈爾濱市政府日前公布的一組數字著實讓人驚訝:全市現有29處成片(棟)開發的違法建設『小產權房』工程,共計144棟、150餘萬平方米。

  按照規劃部門提供的統計數字,今年哈爾濱市經過規劃部門審批的在建項目共有151個,預計有1000餘萬平方米的商品房住宅項目會在今年開工建設,目前已經取得房屋(預)銷售許可證的項目,並未達到這個數字。以此推算,小產權房竟然達到商品房建設量的1/10。

  而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哈爾濱市2008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15.8億元,同比增長15.1%;商品房銷售面積586.1萬平方米。

  小產權房價格便宜近一半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化工路194號的紅昇名都售樓處,一位售樓員介紹說:『紅昇名都是香坊區幸福鎮紅昇村2009年以村民集資建房而開發的樓盤,原則上只能賣給本村的村民使用,但是我們決定將一期的多層住宅對社會開放購置,而二期的高層住宅纔是給本村村民提供的,所以我們的樓盤不屬於商品房,價格比較便宜,每平方米纔2400元左右。』

  但她強調:『購買這裡的住宅,不能落戶口,不能貸款,必須一次性交納房款;因為是集體產權,所以房照是整體的不能分割,所以沒有商品住宅的產權證明,只能發放由紅昇村提供的相關土地使用證明,也就是農村房照,但是住沒有問題,所以在這裡購置房產絕對可以放心。』

  這位售樓員告訴記者,紅昇名都是紅昇村響應市裡的號召,搞的城中村工程,不屬於小產權房,更不會被拆除。『我們有市裡的審批建房手續,要不然哈爾濱這麼多行政執法單位怎麼會沒有前來檢查和查處,我們怎麼會這麼順利的將一期工程的9棟住宅完工。再說了,即使因為某些問題被查處,誰又能將這9棟樓拆除啊?我們正在和市裡協商,沒准以後能換成國家統一的商品房使用證。』

  記者提出能否看一下她所謂市裡審批的相關文件,可是這名售樓員卻說只能先購房,纔能給看相關審批文件。一個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大型建築群,竟然身份不明。

  雷聲大了,雨點能多大

  日前召開的哈爾濱市政府第55次常務會議確定,即日起哈爾濱市將在違法建設『小產權房』問題較為集中的相關區集中開展違法建設『小產權房』項目的停工、查封、認定、處罰、拆除及善後處理,查處范圍為城市規劃區內穴不含阿城區、呼蘭區雪2008年1月1日以來違法建設的『小產權房』工程。

  根據哈爾濱市查處小產權房的規劃,8月底以前,各部門將對擬拆除的違法建設工程進行認定;9月15日前,對無法糾正的重大違法建設工程依法實施強制拆除。但來自哈爾濱市有關部門的消息說,截至目前,全市強制拆除的小產權房不到總數的1/10。

  經查,哈爾濱市現有29處成片(棟)開發的違法建設『小產權房』工程,共計144棟、150餘萬平方米。根據《哈爾濱市查處違法建設小產權房工作實施方案》,哈爾濱市將依法從重從快打擊『小產權房』違法建設行為,依法保護好購房群眾和失地農民的合法利益。

  《方案》明確,對佔壓道路、綠地、廣場、農田、管線走廊等與用地性質不符或違反國家強制性規范,無法進行糾正的建築,依法強制拆除;對經城鄉規劃和國土等部門認定不予拆除的『小產權房』按相應政策補交各種稅費,依法行政處罰,補辦相關審批手續;對參與違法建設小產權房的開發、設計等單位依法進行處罰。同時,為遏制違法工程勢頭,各區政府將組織相關執法主體部門對違法工程施工現場采取強制措施進行查封,停止一切施工行為,堅決管住。停工效果不好的采取停水、停電及拆除等強力手段制止。

  而資料顯示,紅昇名都小區,是2009年開工建設的。

  哈爾濱『小產權』房為何這麼多

  根據統計數字,2008年哈爾濱市平均房價3600元/平方米,二環以內達6000元/平方米以上。2009年,這個價格仍然在飆昇,在這種背景下,『小產權』房因為價格低廉,廣被關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哈爾濱市市區周邊開發『小產權』房的鄉、村越來越多。這些『小產權』房基本都是多層住宅樓,使用面積60平方米以下戶型佔80%以上,也有個別使用面積過百的戶型。從價格上看,『小產權』房均價只相當於市內普通樓盤的40%-60%。建房佔用的土地多為村裡的宅基地,有的雖已辦下了『建設用地許可證』,但買房也只能發給購房者『村鎮房屋所有權證』。

  據了解,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小蘇日前曾表示,無論是否建在耕地上,只要是沒有經過批准,沒有辦理轉讓征收手續,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商品房都是違法的。

  根據我國現有法律,小產權房實際上是無產權的違法建築,國家有關部門目前已經明確表示要依法認真處理。

  即便如此,『小產權』房在哈爾濱卻依舊大行其道。

  專家指出,不管將來國家如何出臺政策、法律,就目前購買小產權房來說,面臨的風險要大於潛在的收益。即使將來國家允許以補辦手續和補交費用的形式取得正式產權,也不可能給買受人『免費的午餐』。加上土地出讓費用、應向國家繳納的稅費等,買受人所獲得的『超額利潤』恐怕所剩無幾。如果國家未來的政策對買受人的利益不予承認的話,買受人恐怕要面對無法『保本』的危險。

  多個部門管不住小產權房

  小產權房買了危險,但是,小產權房建了就是違法的事實,往往被人忽略。據了解,小產權房之所以泛濫,跟農村村級乾部、鄉級乾部濫用權力做主出租、出讓農村的集體土地去蓋商品房有關,雖然村級乾部、鄉級乾部私自做主出讓也是違法的,但是這種違法行為的處罰究竟按照什麼執行,受現行體制限制,小產權房實際上面臨九龍治水的局面。

  記者在調查幸福鎮紅昇村的紅昇名都小區項目的經歷,印證了這種『誰都管,誰都不管』的尷尬。

  按照區屬規劃,紅昇村歸香坊區管轄,但是香坊區宣傳部的一位同志對紅昇村建房對外出售一事表示根本不知情,他認為紅昇村建房涉及農村土地,所以應該由土地部門負責。香坊國土資源局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紅昇村的這個工程項目從目前的狀況看,應該屬於小產權房的建設工程,但他們沒有紅昇名都的任何申請、審批登記。由於區土地部門沒有執法權,她認為應該由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局出面接待采訪。

  然而,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局有關部門人員表示,紅昇村的項目已經被市裡知曉,國土部門不能隨便表態。

  一位哈爾濱市的市民表示,150萬平方米的小產權房林立在城市裡,單就土地部門而言,盡職盡責了麼?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