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10月14日訊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10日上午,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34次主任會議決定將《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修正案(草案)》,提交即將召開的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修正案(草案)》擬將居民供熱溫度由全天部分時段的16℃統一提高到18℃。
修正案供熱向溫暖舒適過渡
據省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主任段明山介紹,此次修改條例主要依據和理由有五條。一是國家《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要求設置集中采暖系統的普通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設計溫度應當不低於18℃。二是適應廣大人民群眾對供熱溫度的需求。三是從以往實踐經驗上看,小幅調整宜於執行。這次修正,采取審慎的態度,只進行小幅調整,即把上次修訂未提高的部分時段(9個小時)提高到18℃。四是集中供熱工程建設步伐加快,為提高溫度奠定了基礎。目前,全省集中供熱率已達50%左右,按照省政府『三供兩治』工作目標,集中供熱率到2010年達到65%。從目前供熱現狀看,我省居民供熱面積80%以上已達到全天24小時在18℃以上,這都是提高規定溫度的基礎。五是參照其他省、市的規定。
居民提高溫度是以人為本
冬季采暖是我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是省委、省政府推進『三供兩治』工程建設、提高供熱保障能力的工作重點。居民們普遍認為,溫度的提高會提高居住的舒適度,是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具體體現。
省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工作人員表示,調整供熱溫度標准的意見,反映了廣大群眾的意願。經過征求網民意見,對將供熱最低溫度提高到18℃,贊成的佔98.45%,反對的佔1.04%,表示無所謂的佔0.51%。
哈爾濱市道外區濱江鳳凰城居民朱麗萍說,提高溫度是以人為本,順應民意。
熱企分散供熱企業難承受
今年,哈爾濱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將達到65%,仍然有35%的分散供熱形式,特別是存在很多小鍋爐。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溫度提高,對集中供熱企業影響不是很大,但對於分散供熱企業,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華能集中供熱有限公司是熱電聯產企業,從2004年起開始在哈爾濱供熱,通過並網等方式,目前負責為哈爾濱市道裡區、道外區1300萬平方米的1.25萬用戶供熱。經理付任宇介紹說,近些年來,用熱戶的溫度已經達到了全天在18℃以上,此次溫度調整,對企業影響不會很大。
中實供熱物業公司是分散鍋爐供熱企業,副總經理王明江認為,由於收費難及管網老化等原因,企業已經是保本經營,溫度再提高,勢必會增加成本。而更關鍵的是鍋爐系統、輔機、管網系統都是按照原有16℃的標准設計的,溫度提高後,恐怕難以承受。
專家加速管網改造
多年從事暖通設計的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退休高級工程師劉茂東認為,哈爾濱的熱費成本計算是按照室內18℃、室外-26℃計算的,從上世紀80年代以後,哈爾濱的冬季平均氣溫為-16℃至-17℃,也就是說,室外實際溫度比設計溫度提高出9至10攝氏度。因此,供熱室內溫度提高2℃不會增加供熱成本。
哈工大教授方修睦介紹,人的舒適溫度標准為23℃左右,很有必要把供熱溫度從16℃調整到18℃,從設備、技術等方面看,供熱企業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目前,難點在於一些小噸位鍋爐上,政府和企業應該加大供熱基礎設施的投入,加速對鍋爐、管網的改造力度。
針對居民擔心漲價問題,方修睦說,此次提高溫度的時段僅有9個小時,按全天24小時平均,僅提高了0.75℃,供熱成本增加近2%,按照國家《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燃料到廠價格變化超過10%的纔可以調整熱價,因此也不應存在熱費漲價的問題。
不少專家還認為,近年來,隨著集中供熱步伐的加快,已經撤並了一些分散小鍋爐。通過提高溫度門檻,可以加快小鍋爐撤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