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路邊早餐難尋安全感 馬路就餐點塵土飛揚
2009-10-15 10:04:4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5日訊 日前,一項對全市千名市民的早餐調查問卷顯示,約有70.33%的市民有早餐習慣或偶爾吃早餐。其中,30歲以下的市民更經常選擇在早市排檔或小吃店用餐。昨天,記者對哈爾濱市部分早市及早餐點進行走訪時發現,路邊早餐攤衛生堪懮,不少早餐攤就開在車來車往的路口;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超薄塑料袋仍被許多攤點用來盛裝熱食,市民早餐市場現狀仍令人擔懮。今年,哈爾濱市被商務部和財政部列為17個『早餐工程』試點城市之一,哈爾濱市『早餐工程』將於近日啟動,政府指定供應的放心早餐能滿足多少人的早餐需求?放心早餐真能把市民從路邊攤拉回營養餐桌嗎?

  就著灰塵吃早餐

  7時許,記者在道裡區安寧街早市看到,共4家早餐攤兒正在市場內兜售油炸早餐,有油條、油炸糕、油炸蜜果等。記者注意到,其中一家攤床用來炸油條的油已呈深黃略帶黑色。每炸過一些食物,攤主都會用笊籬撈出一些黑色的油渣。一位男攤主對記者坦言,鍋裡的油每3天纔換一次。居住安寧街附近的市民付林在該攤床前買了2根油條作為自己的早餐。他告訴記者,平時他就出來買點吃,油條也是自己最常吃的早餐。

  8時許,道裡區民安街與哈藥路交口處車流如織,不時帶起塵埃。而旁邊的人行道上幾位市民卻正坐在一個簡易的早餐棚裡解決著自己的早餐。記者看到,早餐棚子正對著馬路,案板上還擺放著切好的原料面。旁邊即是用來炸油條的油鍋,一名男子正將炸好的油條撈起。裡面的幾張桌上坐著四五位正在吃油條喝豆漿的市民。在這一早餐棚內記者未發現張貼的衛生許可證及工商許可證等證照。

  無標志袋裝早餐

  7時許,在道裡河清街早市,兩家豆漿油條早餐攤旁圍坐了不少吃早餐的市民。在其中一個攤點,服務員正將熱氣騰騰的豆腐腦倒進一個套著超薄塑料袋的小塑料盆裡,隨後又澆上了一勺熱湯汁。兩個早餐攤上的七八位市民都用這樣的碗吃著豆腐腦、豆漿等食物。

  在南崗區長壽路與保健路交叉口處,人行道上十餘家攤床正在出售熱騰騰的早餐,攤床出售袋裝豆漿所用塑料袋非常薄,袋上未印制『食品專用』字樣,也沒有QS標志。

  據了解,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要求所有經過加工的食品,必須申請QS證。沒有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而用超薄塑料袋盛放直接入口的熱食也早已被專家認為對健康不利。專家指出,特別是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在盛裝溫度超過50℃?60℃的食品時,袋中的鉛就會溶入食品中,塑料袋還會釋放有毒揮發物,浸入到食品當中,直接危害食用者的健康。

  『早餐工程』近日啟動

  對此,市商務局餐飲處周處長說,日前,哈爾濱市被國家商務部和財政部列為17個『早餐工程』試點城市之一,哈爾濱市『早餐工程』將於近日正式啟動。記者從市商務局餐飲處了解到,此次哈爾濱市將在全市范圍內設置包括固定餐飲店、早餐亭、早餐車在內的『放心早餐點』160個,其中即包括像肯德基、麥當勞在內的洋快餐店,還有像老上號等一些中餐店,還有近百個由正規食品企業提供成品早餐的早餐亭、早餐車,一些社區倉買也將設置專櫃銷售放心早餐。據初步估算,160個早餐點的早餐供應量應接近20萬份。一份早餐的價格從2元到10元不等,市民可以自由選擇早餐的品種搭配。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