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爾濱6人組團辦『軍校生』騙500萬 跨省作案專騙熟人
2009-10-19 09:25:56 來源:生活報  作者:黃迎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生活報報道,穿著假軍裝,自稱軍校招生辦,只要交給他們25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疏通』費用,就能將學生辦入軍校上學。這個詐騙團伙中的6名成員各自扮演相應角色,從2005年至今共詐騙20餘起,得贓款500餘萬元。今年10月12日22時許,哈爾濱市南崗公安分局郵政派出所將該團伙最後一名潛逃成員張某抓獲。

  六個賭友組團行騙

  12日,郵政派出所管內一賓館的身份證登記系統顯示,一個網上通緝的逃犯剛剛入住。民警立即趕到該賓館將該男子抓獲,經比對,此人正是系列軍校招生詐騙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張某。

  13日,記者來到派出所見到了張某。體格健碩、西裝革履的張某見記者來了,還特意擦了擦鞋上的浮塵。張某理直氣壯地說,他確實『上頭有人』,然後便開始誇誇其談。當民警告訴他,5名團伙成員已經落網並坦白了罪行後,張某眼神頓時黯淡下來,雙手抱頭蹲在了地上。

  據張某交代,他今年44歲,曾有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但他厭倦朝九晚五賺固定工資的生活,總夢想著一夜暴富,享受榮華富貴。他開始經常曠工,參與賭博,最終被單位開除了。失去經濟來源的他沈迷賭博入不敷出,便與5個賭友湊在一起,商量如何靠『聰明的頭腦』賺錢。張某當過兵,對部隊內部情況比較了解,他認為軍校的情況家長一般打聽不到,不好核實,以辦軍校生的名義騙錢成功率較大。

  跨省作案專騙熟人

  選好『項目』後,幾人開始四處搜索目標,張某首先想到了同學和戰友。『同學和戰友與我年齡相仿,我這個歲數的人,孩子基本都面臨著上大學,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能上好大學,即使去借錢托人都願意,我們就是抓住了這個心理,對他們下了手。』張某說。

  2005年,張某開始給多個戰友和同學打電話,一番敘舊後,就往孩子上學的事上嘮。只要聽到對方說孩子成績不好,正在為上學犯愁,張某便稱自己是某軍校招生處的處長,有能力辦軍校生。就這樣,張某能耐大的消息不脛而走,一些校友還主動找上了門。2006年,張某打聽到一位沈陽的女同學方某發了財,正在為孩子上學的事犯愁,便給她打去電話『嘮家常』。方某聽說張某有能力幫忙後,放下一句話:『咱不差錢,只要讓我兒子上成軍校就行。』此後,張某以請領導吃飯、出國旅游、領導兒子結婚、領導母親生病為由,從方某處騙走50餘萬元。上學的日子臨近,張某以『今年指標緊,明年保上』等說辭迷惑受害人,方某信以為真,繼續等待了一年又一年。2009年,張某失去了聯系,方某這纔意識到受騙了,便報了案。經打聽,方某發現多位在北京、沈陽、貴州的同學都掉進了張某設下的陷阱。

  分演角色配合默契

  記者了解到,這些受害者不是成功的生意人就是單位的中層乾部,他們為什麼能輕易被張某欺騙呢?據郵政派出所所長張培福介紹,張某與團伙中的5個人配合非常巧妙。受害人上鉤後,張某會根據其性格特點制定相應騙術。張某整日穿著假軍裝,帶著學生家長前往沈陽、貴州等地看學校。其他幾個成員分工明確,有扮演軍區領導的,有扮演張某的同事,還有扮演高乾家屬的,幾個人都從相應的單位走出來,不是熱情地招呼張某就是畢恭畢敬地問好,家長們往往因此信以為真。

  今年7月,張某等人東窗事發,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只有張某一人潛逃。10月12日,張某回到哈爾濱,欲乘第二天的飛機離開,繼續逃亡生活,沒想到剛一落腳就被警方抓獲了。

  警方提醒小心殺熟

  在張某的身上,僅電話卡就20多張。除此之外,警方在他身上還搜出一個賬本,上面記載了20多名家長的姓名和每次交納的錢數。記者發現,每筆錢的上面都有特殊的符號,張某說,由於人員太多,上面都標注了他要錢的原因,每個符號代表了一個借口。記者看到,錢數從25萬元至50萬元不等,共計500餘萬元,張某交代,他得贓款百萬餘元,已經揮霍殆盡。

  警方提醒,防人之心不可無,要警惕以『領導光環』現身的老熟人。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朋友可能就有了變化,當他們以成功人士的身份出現,稱有能力幫忙解懮,一定要對其身份進行核實,不能輕易相信、委以重托,以免遭遇殺熟,陷入騙局。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