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雙城村村有環境美容師 用制度實現生產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2009-10-19 13:42:2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楊興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9日訊 希勤鄉愛業村村民王大勇有了新工作,就是把屯裡每天產生的畜禽糞便及垃圾清理到村外。加上種地的收入,他的年薪比原來翻了一番多,達到7000多元。入秋以來,雙城市參照城市環境管理工作,在全市各村屯都設置了專職保潔員,他們就像城裡的清潔工一樣,成為鄉村環境美容師。

  村村設置保潔員

  雙城是以農牧業為主的縣份,隨著糧食產量的提高和畜牧業規模的擴張,柴草和畜禽糞便成為當地一大公害,也成為農村環境建設中必須要解決的難題。幾年來,雙城市多次集中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會戰,但往往是『戰一會兒、淨一陣兒』,難以取得『長期』效果。今年,該市借鑒城市環境衛生工作,在全市各鄉鎮都成立了專門的環衛隊伍,配備了專用垃圾清運車,定時定點清理主要街路上的垃圾。同時,每個村都設有保潔員,監督並清理村內垃圾,實現生產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為使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常態化,該市各村屯均設有固定垃圾堆放場所,均成立了農村環境衛生執法大隊,逐步把農村環境整治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同時把環境衛生整治作為村民自治的重要內容,制定了村規民約、門前三包、道路及公共設施管護等一系列制度措施。

  讓垃圾變廢為寶

  世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財富。為從根本上解決生產生活垃圾污染問題,雙城市把清理垃圾糞便與新型能源建設、開發生物質資源、發展生態農業和循環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既化解環境污染問題,又帶來相應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幾年來,他們借助國家建設沼氣國債項目,積極引導農民建設戶用沼氣池,並在農村大力推廣『一池三改』沼氣技術,利用沼液、沼渣生產優質蔬菜、水果。目前,該市已建設8立方米戶用沼氣池2900個,年可消耗糞便3.34萬噸,同時可產生沼渣、沼液3萬噸。

  雙城市還利用牛糞、秸稈,壓縮處理制成生物質秸稈顆粒燃料。目前,該市正在建設黑龍江省雙贏再生能源和雙良可再生能源兩家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企業,企業全部達產後,年可生產生物質顆粒燃料100萬噸。

  牲畜糞便經過堆漚、發酵或通過工廠化處理可制成有機肥,是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必須的原料。2005年,雙城市引進了以牛糞、秸稈為原料的生產雙孢菇項目。1立方米牛糞、秸稈發酵後可生產30斤雙孢菇,純效益可達80元。該市已在東官、幸福兩鄉鎮建設兩萬平方米的雙孢菇生產基地,年可產優質雙孢菇60萬斤,消耗糞便、秸稈2000噸。

  獎勵制度不可少

  保持農村環境衛生,資金投入必不可少,為調動鄉村兩級環境衛生建設的積極性,雙城市制定了『以獎代投』政策。

  該市由財政出資1000萬元用於農村環境衛生建設專項補貼,采取『以獎代投』和『以獎代補』的形式,對環境衛生建設給予相應的補貼和獎勵。對環境衛生整治會戰先進鄉鎮和標兵鄉鎮,每個鄉鎮獎勵4-6萬元;對環境衛生建設先進村和標兵村,每個村獎勵4-6萬元;對環境衛生建設成績突出的村乾部,每人獎勵5000元;對鞏固環境衛生建設成果不反彈的先進村,市裡每年撥付環境衛生管理經費1萬元。

  今年上半年,該市對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達標鄉村及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獎勵,共發放『以獎代投』和『以獎代補』資金160多萬元。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