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0日訊 近日,記者從大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獲悉,今年8月份以來,大慶市勞動保障監察局通過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打擊非法承包,開設舉報、投訴『綠色通道』,及時足額收取工資保障金等方式,與各清欠部門聯動,受理農民工工資拖欠案34起,為1054人追回欠薪524萬元。
在一家建築工地,工人小張說:『現在有政府為我們做主,我們就可以安心地乾活兒了,不用為拿不到工資擔驚受怕了。』
據了解,大慶市農民工工資拖欠案多發生在建築工程行業中,導致拖欠工資現象主要原因是建築工程款落實不到位,承包單位與發包單位存在工程量、工程質量、進度、材料漲價等糾紛以及『包工頭』逃逸等問題,其中,工頭逃逸現象明顯增加。
一位張姓律師說,在市場上,一些建築公司承攬工程後,只派出工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不直接招用工人,而是找承包人也就是『包工頭』分包工程進行施工。還有一些沒有承包資質的組織或者個人靠掛建築公司承擔工程,建築公司只是收取管理費,並不參與施工管理,因此也導致了法律關系上的混亂,使承包人容易逃避法律責任、當靠掛的承包人發生債務危機時,他們往往選擇逃逸;一旦出現工程質量問題,很難追究實際承包人的法律責任,這樣建設單位、農民工就成了直接受害者。
記者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投訴舉報中心了解到,近年來大慶市發生的農民工工資拖欠案有所轉變,與以往相比,惡意拖欠工資現象已經越來越少見,農民工的維權意識也有所提高,但同時,在市場上用人單位和農民工之間也存在著誠信缺失問題。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他們受理的工資拖欠案件中就有一起因為工人半路『跳槽』,導致工程進展受阻,施工企業拒付工人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