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黑龍江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將有法可依 捐獻應自願可改變
2009-10-21 07:24:0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1日訊 遺體和眼角膜捐獻一直是比較特殊和敏感的話題。長期以來,由於供體匱乏,嚴重制約了解剖醫學的發展和眼角膜移植手術的進行。昨天,由省衛生廳起草的《黑龍江省遺體和眼角膜捐獻條例(草案)》提交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該條例有望使這一局面得到改變,使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工作得到法律規范和保障。

  遺體和眼角膜供體匱乏

  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用於醫學教學、科研和臨床移植是奉獻社會、益國利民的高尚行為。但目前存在許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遺體和眼角膜供體匱乏。人體解剖學是醫學校必不可少的基礎課,全省每年大約需要遺體1500例,但從2000年至今只實現捐獻63例。由於遺體資源匱乏,大部分學校無法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人體解剖教學,多以模型、圖片和動物來代替人體解剖,直接影響了醫學教學質量和醫學科研水平的提高。另外,眼角膜的需求量也比較大,目前約有6000多人等待作眼角膜移植手術,但每年只能提供100人左右的眼角膜。影響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的原因很多,但沒有法律依據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過地方立法為遺體和眼角膜捐獻提供法律依據,明確接受單位和捐獻人的責任義務,鼓勵、倡導遺體和眼角膜捐獻行為非常必要。

  捐獻應自願無償並允許改變

  《條例(草案)》規定,遺體和眼角膜捐獻應當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應征得其監護人的書面同意。縣級以上紅十字會依法承擔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登記工作。

  為鼓勵遺體和眼角膜捐獻行為,方便百姓進行捐獻登記,《條例(草案)》第八條規定,捐獻人可以采取捐獻人本人到登記機構辦理、委托他人代為登記、要求登記機構上門辦理以及生前未辦理登記手續的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代為辦理等多種方式進行捐獻登記。

  《條例(草案)》還明確了保密義務,第十條規定,捐獻人在捐獻登記表中注明需要保密的事項以及個人隱私,登記機構和接受機構應當予以保密。為體現自願原則,允許捐獻人改變捐獻意願,如捐獻人有變更意願,登記機構當及時變更或者撤銷登記,並在三個工作日內告知接受機構。

  接受捐獻機構須具備四個條件

  為規范遺體和眼角膜接受工作,《條例(草案)》在第十二條規定,遺體和眼角膜接受機構應當經省衛生行政部門確認公布,並對其設立條件做出如下規定:1.遺體捐獻接受機構應當是開展醫學教學、醫學科研能力的醫療機構、醫學科研單位和醫學院校;眼角膜捐獻接受機構應當是有眼角膜臨床移植能力的醫療機構;2.有從事遺體或者眼角膜捐獻接受工作的機構和專業人員;3.有與從事遺體或者眼角膜捐獻接受工作相適應的場地、設備、專用車輛或者相應運輸條件;4.有從事遺體或者眼角膜捐獻接受工作的經費保障。

  捐獻不得用於商業活動

  《條例(草案)》規定,眼角膜接受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妥善保存接受的眼角膜。眼角膜移植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和尊重捐獻人意思表示原則,遵守有關移植技術管理規范。眼角膜捐獻人沒有特殊意思表示的,眼角膜移植順序當按照申請移植登記的時間先後確定。眼角膜捐獻人的近親屬臨床使用眼角膜可以按照省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享受一定的醫療優惠。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改變遺體和眼角膜的用途,不得以任何形式買賣捐獻的遺體和眼角膜,不得將捐獻的遺體和眼角膜用於商業活動。

  違反這一規定的,將取消接受機構的接受資格,吊銷責任醫務人員的執業證書,並處以違法所得八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