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2日訊 記者從20日哈爾濱市政府統計信息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哈爾濱市糧食生產在連續6年高產穩產的基礎上,今年又取得好收成。預計今年糧食產量達113.1億公斤,比上年增加7.7億公斤,增長7.3%。增產量佔全國增產總量10%以上。
年初以來,哈爾濱市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農村乾部群眾團結一心,攻堅克難,戰勝了先旱後澇、水田缺水、農時拖後、低溫寡照等不利氣候影響,在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有所降低的情況下,通過大幅度調整種植結構,增加糧食種植面積,增加高產作物面積等積極措施,使全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2790.5萬畝,比上年增加229.1萬畝,增長8.9%。從根本上確保了全市糧食產量再創新高。
市有關部門用『五個越來越好』概括今年糧食生產情況:
———中央和省、市更加重視『三農』工作,強農惠農政策越來越好。黨中央把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擴大農村消費作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重要措施,大幅度增加對『三農』的投入,並繼續實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等一系列惠農政策。黑龍江省出臺並實施了『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哈爾濱市相繼出臺了《關於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深化農村產權改革試點工作方案》、《關於秋季深松整地及補貼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措施。
———深松整地作用顯著,農民參與熱情高漲,土壤基礎越來越好。2007年秋季,針對哈爾濱市土壤『薄、硬、瘦』嚴重退化的實際,市有關部門組織實施了大規模深松秋整地戰役,得到了廣大農村乾部群眾的普遍認可和積極響應。兩年來,全市共投入深松整地補貼資金1.17億元,深松整地1667萬畝,達到培肥地力、含水保?、增加產量的多重目的,預計深松整地地塊糧食平均增產近20%。
———糧食連年豐產,價格穩中有昇,農業生產物質基礎越來越好。在國家實行糧食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支橕下,糧食價格一直呈穩定上昇趨勢,糧食生產對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作用明顯。初步估算,今年因糧食增產農民就可增收將近20億元,人均增收372元。由於農業連年豐產豐收,生產投入不斷加大,為農業生產提供堅實物質保證。
———大型農機具數量增多,機械化水平不斷提昇,農業生產的質量效益越來越好。在國家不斷增加農機補貼的政策推動下,哈爾濱市大型農機數量不斷增多。目前,全市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達到7.3萬臺,大中型配套農具9.7萬部,分別比補貼前增長14.3%和20.8%。農機服務組織不斷發展壯大,今年全市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達到3.9萬個,農機裝備總體水平和機械化、專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機械化作業能力增強,為全市糧食生產提供了有效保障。
———土地流轉步伐加快,規模化經營不斷擴大,農機連片作業的條件越來越好。隨著土地、林權、水權制度和農村綜合改革的全面推進,哈爾濱市土地規模經營面積不斷擴大。今年,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243.9萬畝,佔家庭承包面積的10.9%,同比增長28.23%;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16.7萬戶,佔總承包戶數的13.2%;土地規模經營500畝以上的大戶376個、1000畝以上的大戶354個、10000畝以上的大戶4個。土地規模化經營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發展現代農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