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2日訊 伊春市新青區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與做好當前重點工作緊密結合,針對秋季森林防火工作的嚴峻形勢,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及早部署、落實,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一、強化森林防火宣傳教育
一是強化學習。印制《森林防火條例》合訂本500餘冊,刻制光碟70張,全部發放到一線林場所,由林場所組織職工家屬反復認真學習,使《森林防火條例》家喻戶曉。二是強化宣傳。由電視臺每天3次定時播放森林防火專題節目,防火辦利用無線擴音器在早、午、晚各1小時廣播森林防火法律法規和森防常識,區森防指還根據氣象變化情況,向全區1萬5千多聯通、移動手機用戶隨時發布森林火險等級和森林火險預警等森防信息。在通鄉路、林企路和207省級公路合理布設永久性宣傳牌(板)107塊,達到每10公裡范圍內設置1塊的標准。全區林場所全部張貼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2009年森林防火命令》、《防火公約》和市委書記、市長《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切實做到了電視有影、廣播有聲、板報有字。三是開展防火宣傳『六進』活動。即防火知識進課堂,防火知識進手機、防火宣傳進家庭、防火宣傳進基層、防火漫畫進社區、防火吉祥物進公共場所。目前,全區共印制防火標語、公約等宣傳品2萬餘份,張貼到場所村屯;社區工作人員定期深入街道開展森防知識、避險常識、撲火安全常識和火場自救常識等方面知識的教育,在全區形成了濃厚的防火氛圍。
二、全面落實森林防火責任
一是簽訂森林防火責任狀。結合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認真分析形勢,逐級簽訂森林防火責任狀,將森林防火責任按級別、分層次落實到位,全區共簽訂各級領導責任狀和各類管護責任狀976份, 14個林場所和施業區內『兩鄉一鎮八個自然村屯』的居民簽訂防火公約和『十戶聯防』協議1523份。二是細化防火責任。在林場所實行『三包一抓』的管理辦法,即以固定哨包道口、流動哨包林班、經營管護人員包山頭和一級抓一級的原則進一步細化防火工作責任。三是加強對入山人員的管理。全區對入山采集、秋收、野外作業等人員編排隊組,確定防火責任人,簽訂防火責任狀,逐人落實防火責任。
三、做好森林火災預防和應急准備工作
一是層層制定應急預案。依據國家《森林防火條例》等法規要求,結合全區森林防火實際情況,及時修訂、完善了《新青區(局)撲救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各林場所也制定了緊急避險預案。森防指揮中心將『撲火預案』主要內容進行可視化處理,形成了撲火組織指揮機構表、撲火戰區任務區劃圖、撲火兵力布防表和撲火指揮地形圖等,使森林火災撲救工作思路清晰、一目了然。二是完善並認真執行防火值班制度。編制處級領導值班表,保證防火辦24小時有處級領導值班,同時調度配置工作人員,增強了值班力量。三是確定防火工作重點。經科學分析氣象資料和地理環境,將10月中旬定為高火險時段,將烏拉嘎、西北河、柳樹河等6個林場所確定為重點防范區域,並對區域內水源分布情況進行實地踏查,確立了水源地,興建了兩個大型蓄水池。四是努力提昇防火人員素質。利用秋防啟動前一個月的時間,對撲火指揮員、調度員、了望員和撲火隊員分別進行了集中培訓和業務考核。組織開展場所級專業隊技能大比武競賽活動和防火演練活動,使指揮員和戰斗員業務素質普遍得到提昇。同時組織場所居民進行安全避險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火燒林場時能夠及時、快捷、有序、安全轉移。五是做好防火物資和設備保障工作。對秋防食品、油脂燃料、機具設備和撲火經費等進行充分准備;對撲火機具、車輛、通訊等設施設備進行檢修和保養;對全區無線對講機進行全面連通測試,確保了9個了望塔、14個林場所與森防指揮中心隨時保持聯絡。六是對林場所、村屯防火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在林場所、村屯居民點周圍開設200米寬的生土隔離帶,林企路兩側各打割20米寬的防火線,對隔離帶內的可燃物進行清理,有效預防山火蔓延及家火上山等情況的發生。七是充分發揮林政防火檢查站一崗雙責作用,對一切入山人員及車輛進行嚴格防火檢查,堅決將火種堵在林外山下。
四、有效推進森林防火工作的落實
一是及時安排部署。召開2009年秋季森防指成員(擴大)會議,對秋防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制定下發《新青區2009年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方案》,著力推動基層開展森林防火工作的貫徹落實。二是強化檢查指導。成立了由紀檢委、組織部、公安局、廣電局、防火辦等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由區森防常務副總指揮帶隊,深入到全區14個林場所和林農交錯地區的鄉鎮村屯開展森林防火大檢查,全面排除防火隱患。三是加強森林防火聯防工作。專門設立烏拉嘎地區聯防指揮部,由一名副局長任聯防指總指揮,協調指揮與新青毗鄰搭界的嘉蔭縣、鶴北局之間的森林防火聯防工作,本著『防火有界、撲火無界』的原則,加強互動合作,共同防范,共同撲救,確保有火情快速反應、首次撲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