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0月22日專電(記者 李勇)日前,黑龍江哈爾濱城市地質調查項目實現重大突破,在哈爾濱市極度貧水地區打出一眼優質含偏硅酸鍶型礦泉水井,這不僅為哈爾濱市找到了新型的地下水資源,也改寫了哈爾濱市區『巨厚白堊系地層不富水』的結論。
據了解,該眼礦泉水井位於哈爾濱市成高子鎮西齊村,深300米,含水層主要為白堊系泉頭組,共發現五段含水層,累計厚度達157米,佔鑽孔深度的52.2%,其水質完全達到國家飲用水標准。特別是水質中鍶含量0.474毫克/昇,達到國家飲用天然礦泉水標准;偏硅酸含量23.4毫克/昇,略低於礦泉水標准,可以確定為含偏硅酸鍶型礦泉水。
黑龍江省地調總院副院長葛正林說,哈爾濱市區有大面積白堊系地層,按以往資料認為該層不富水,而此次發現改寫了哈爾濱市區『巨厚白堊系地層不富水』的結論。而其單井湧水量每天達2467噸,完全符合國家飲用水標准,且為含偏硅酸鍶型礦泉水,若作為飲用天然礦泉水開發,可供上百萬人飲用。隨著勘探程度的延伸,該礦泉水若日供水能力達到上萬噸,即可解決哈爾濱市民高質量飲用水問題。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