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邊行』大型系列報道圓滿結束了。從8月中旬開始,歷時一個半月時間,『沿邊行』采訪團的足跡遍及我省沿邊8個地市,累計行程1.2萬公裡,面對面采訪了100多人,間接采訪了50多人,踏訪了17個沿邊『亮點』,共發稿28篇近5萬字,為讀者呈現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全省沿邊經濟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編者
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來到東寧次日的早飯上,結識了由東寧吉信集團和浙江康奈集團組建的康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儒祥。通過這位年紀輕輕的『老外貿』,記者了解到東寧人在俄羅斯創建經貿合作區的故事。
俄羅斯烏蘇裡斯克經濟貿易合作區由康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是2006年參與商務部招標、並被批准建設的我國8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也是中俄兩國間唯一的經貿合作區。計劃總投資20億元,現已完成投資6億元,入駐9家制鞋企業、2家木業企業。今年年底,3家溫州制鞋企業和1家為制鞋企業做包裝設備的上海紙箱企業將陸續投產。
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我省外經貿額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但截至9月末,東寧口岸鞋類半成品出口額卻同比增加了60%。
『2007年和2008年,合作區鞋產量分別為1200萬雙、1500萬雙。今年生產1800萬雙鞋還得說是保守數字。4家新企業的投產很能說明問題。』劉儒祥用一組數字說話。
記者隨即驅車來到緊鄰東寧口岸的吉信公司國際貨運中轉站。偌大的倉庫裡,堆滿了浙江、福建、河南生產的各種鞋料,工人正在忙碌地卸料。『1800萬雙鞋是什麼概念?』聽了記者的提問,保管員苗立新告訴記者:『每天,裝卸工都要將容量為120立方米的集裝箱專用車裝滿鞋料,然後從這裡發往俄羅斯。如果加上附近的果菜倉庫的發運量,那麼每個月都有100多個滿載貨物的集裝箱專用車發往俄羅斯。』

吉信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卸下發往俄羅斯的鞋料。記者李飛攝
經貿合作區采取的是跨境連鎖加工生產模式,即國內生產半成品——低關稅出口——境外合作區組裝成品並銷售。這種模式成本低,效益高,一雙成品鞋俄羅斯進口關稅為60%,半成品為15%。目前,入駐合作區的企業都完成了企業注冊、商標注冊,完全是『俄羅斯制造』,零風險。去年俄羅斯灰色清關期間,該經貿合作區企業憑借一應俱全的俄羅斯生產證明、質檢單、運輸證明、半成品出關報關單,在莫斯科、葉卡捷琳堡等市場被扣壓的鞋產品很快被放行。今年六、七月份,俄羅斯再次發生灰色清關,不到一周時間,該經貿合作區生產的鞋產品便全部取回。
2008年,合作區實現銷售收入8140萬美元。項目建設啟動以來,累計帶動國內人員赴俄務工5200多人次,拉動國內商品出口10億元,帶動國內實現稅金2000萬元。據測算,未來幾年60家企業入駐並達產達效後,合作區鞋、服裝、家具產能分別可達3000萬雙、1000萬件、60萬套,年銷售額248億元,利稅46億餘元,帶動國內出口貿易26億美元,同時解決6000人的就業。
經過幾年的打拼,烏蘇裡斯克經貿合作區『金』字招牌響當當,受到國內一些知名企業的青睞。今年6月,實木復合地板銷量全國第一的聖象集團主動找到吉信集團,簽下3億元的板材半成品生產合同,還有意合作組建股份制企業。『以前招商,我們全國跑斷了腿。現在守在家門口,全國客商找上門。』劉儒祥有感而發。
撥通電話,記者采訪了身在外地的聖象集團綏芬河分公司總經理楊曉渢。他說,和吉信集團合作等於拿到了俄羅斯烏蘇裡斯克經濟貿易合作區生產的大量優質板材原料,這是聖象集團的戰略選擇。
俄羅斯市場對筆記本電腦、手機等產品需求驚人。眼下,康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已聯手多家國內巨頭型企業,只待東風一起,立馬揚帆遠航。
另據了解,由東寧華宇集團牽頭建設的俄羅斯十月區華宇工業園,規劃佔地120公頃,總投資16億元,重點發展輕紡、木材、建材等產業。目前,工業園入駐企業8戶,完成投資4.7億元,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6500萬美元,累計帶動國內人員出國務工4000多人次。
東寧縣還在縣裡規劃建設了木材加工、對俄進出口加工、黑木耳、松子加工和中俄機電等6個工業園區,引進企業79戶,其中57戶建成投產。據統計,境內外園區規劃面積978公頃,已入駐企業100戶,其中76戶建成投產,累計完成投資22.3億元。跨國連鎖特征鮮明、發展較快、規模較大的對俄進出口加工基地,正在中俄邊境線上刮起陣陣勁風。
記者手記:為執著和魄力叫好
從事新聞行業多年,多次接觸過東寧人。東寧地處群山環繞之中,同時又是公認的『塞北小江南』。個人對東寧人的評價是:勤勞朴實,智慧大氣。
縣內6個園區、國外兩大園區,各個『神通廣大』,俄羅斯烏蘇裡斯克經濟貿易合作區還是全國首創、獨一無二。這足以印證,東寧人的魄力確實不小。
面對俄羅斯經濟形勢的變化,東寧人一手拿著勤勞朴實之盾,一手舉起智慧大氣之矛,終於闖出了一條合規而寬敞的發展之路。在東寧采訪的日子裡,看著東寧人匆匆的腳步,記者感覺到他們希望在胸,直向前行,路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