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學生炒期貨賠本無力償還債務 攜『土炸彈』搶銀行
2009-10-23 09:20:30 來源:大慶晚報  作者:李吉 於洪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3日訊 10月21日9時許,大慶薩爾圖冠群街某銀行分理處內,發生一起銀行搶劫案:一男子將精心自制的『土炸彈』伸進銀行窗口,意圖以威脅手段搶劫銀行。

  銀行工作人員臨危不亂,利用自己的機智,果敢地按下報警器,迫使瘋狂男子丟下炸彈倉惶逃離。

  案件發生後,民警立即組織警力開展工作,經過近12小時的努力,將犯罪嫌疑人唐某成功抓獲。

  銀行大廳驚現『炸彈』

  21日10時許,薩爾圖冠群街人頭攢動,某銀行分理處有炸彈的消息不脛而走,一時間,現場聚集了數百名群眾,都在對『炸彈』一事議論紛紛。

  記者看到,在該銀行周圍,民警為了避免發生意外,已經拉起了近百米的警戒線,10餘名民警及多輛警車分別把守在警戒線周圍,將民眾阻隔。該銀行門前,一輛防爆車旁邊站著五六名民警,正在商討對策。

  現場一名群眾告訴記者,他是該銀行樓上圖書城的商家,大概在9時左右,他聽見有人喊:『樓內有炸彈,大家緊急疏散。』起初樓上樓下許多人都沒有在意,以為是有人搞惡作劇。後來發現有民警進來疏散人群,大家纔知道是真的,都一個勁兒地往樓下跑。

  『當時現場一下子就聚集了許多群眾,有的甚至湧上了街道,造成了交通阻塞。後來民警趕到後,立刻疏散了人群,維護現場秩序,纔使得交通恢復了正常。』附近冷飲廳的商家說:『拆彈專家不久後趕到了現場,現正在銀行裡面拆彈呢。』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事件,許多附近的群眾都表現出了極度的恐慌。

  『我家就在附近,這炸彈究竟有多大?有多大的破壞力?我們心裡真的沒有底。這要是爆炸了,我們家會不會受到破壞?我的心裡真的很害怕。』


 

  專家現場破解『炸彈』

  『拆彈專家要出來了。』一名群眾的話將眾人的目光再次引到了銀行門口。

  11時5分,全副武裝的拆彈專家手中拿著一個疑似炸彈的物體,從銀行門口小心翼翼地走了出來。嘈雜的現場頓時變得異常安靜,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只見專家慢慢地往前挪動,一小步一小步,最後緩緩地趴在地上,將手中這個疑似是炸彈的物體輕輕放到地上。

  拆彈專家首先將包裹在『炸彈『外面的一層外皮剝去。記者遠遠看去,發現這個『炸彈』呈長方體。記者看不清拆彈專家在這個『炸彈』上做了多少個細微的動作,但僅短短幾分鍾後,拆彈專家便緩緩地站起身來,摘下了戴在頭上的頭盔,輕松地走向防爆車。站在周圍的人群意識到『炸彈』已經被成功拆除,也都長舒了一口氣。

  『我們都不想看到炸彈爆炸,這裡是商業繁華地段,整條街道聚集了大量的飯店、小超市和雜貨鋪,要是真爆炸了,後果不堪設想。看到特警的拆彈專家將炸彈拆除的一剎那,我們終於松了一口氣,真要感謝這些特警同志了。』

  記者看了一下表,此時是11時18分。

  『炸彈』原是唬人的

  民警事後又經過近10分鍾的工作,對現場進行了清理。直到此時,拆除炸彈的工作纔算結束。隨後,警戒線被撤除,而拆彈專家也離開了現場,圍觀的群眾開始漸漸散去。

  記者隨後上前發現,在拆彈處的地上,留了一小堆類似於火藥的黑色顆粒狀物質,民眾紛紛議論地上殘留的黑色顆粒究竟是什麼。更有膽大的群眾為了證實此物,用點燃的煙頭去引燃該物質。令人驚奇的是,當這名群眾用煙頭接觸這堆黑色物質時,黑色物質沒有發生任何反應。於是有的群眾便猜測:『這個不是火藥,炸彈可能是假的。』

  而另有一些群眾則表示,有的火藥用明火是無法點燃的,所以不能證實炸彈就是假的,周圍群眾為炸彈真假一事由此展開了議論。

  記者隨後收取了一些該黑色物質,回來後用紙張包住,然後用火點燃,但發現該黑色顆粒狀物質根本無法點燃。

  後經民警證實,這是一個嚇唬人的『土炸彈』,而那些黑色的顆粒狀物質,只是一些用來偽裝的花土。

  警方全力偵破案件

  案件發生後,會戰公安分局立即組織警力開展工作,並向市局匯報案件進展情況。

  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曹力偉,市公安局副局長李達,市局刑警支隊長徐景波高度重視此案,並為偵破工作提出具體指導意見。

  為了盡快破獲案件,會戰分局以局長艾長君為組長,刑偵副局長金寶玉為副組長,並抽調30名精乾警力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偵破工作。

  專案組一方面向報警人、目擊證人詳細了解案情及刻畫犯罪嫌疑人體貌特征;另一方面對犯罪嫌疑人遺棄的作案工具及案件現場進行詳細勘察;然後以現場為中心向外輻射,對行業場所及居民區、周圍停靠的出租車以及犯罪嫌疑人逃跑路線沿途的行人進行定點布控和走訪,並尋找其他的目擊證人。另外,警方又對案發時間段的有關信息及案發現場周圍的城市監控錄像進行信息保全及研究。

  隨著偵破工作的展開,這起利用爆炸物搶劫銀行的案件終於有了新的進展,專案組通過調取銀行的監控錄像及警方的監控錄像,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征及逃跑方向。

  經綜合分析判斷各方面信息,民警最終鎖定此案的犯罪嫌疑人系我市某高校在校學生唐某。9時許,會戰公安分局副局長金寶玉帶領專案組民警趕到該高校開展抓捕工作。通過秘密調查,確認唐某正在宿捨上網。最終,專案組民警在唐某宿捨內將其抓獲。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唐某供述:經事先踩點,准備作案工具,於21日9時30分進入作案地點,以存款名義將自制爆炸裝置塞進櫃臺,威脅銀行櫃員支付20萬元現金。因銀行櫃員啟動報警系統,致使唐某搶劫未遂,逃離現場。

  距案發僅12小時,此案便成功告破。

  E嫌疑人供述案發經過。經審訊,唐某交代了其實施犯罪的整個過程。

  炒期貨虧本決定搶劫

  2009年暑假,通過親屬的介紹,唐某認為炒期貨是一條周期短、見效快的生財之道。身為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的唐某,自認很有投資經商的能力,隨即萌發了炒期貨賺錢的念頭。

  暑假開學後,唐某沒有將家裡給他的5000餘元學費上交學校,而且又東借西湊了3000餘元,將這兩筆錢全部投入到炒期貨投資之中。唐某在投資初期取得了小筆收入,資產最多時居然達到了13000餘元。唐某開始沾沾自喜,夢想有朝一日能夠成為操盤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十一前後,唐某的投資決策出現了兩次重大失誤,賬戶資金逐漸捉襟見肘,到最後竟然血本無歸。

  怎麼辦?自己瞞著家裡一直沒有把學費交到學校,而且還欠了同學好幾千元錢。唐某沒把實情告訴家裡,找母親商量,想和家裡借10000元錢炒期貨,以圖東山再起,結果遭到了母親的強烈反對。唐某陷入了巨大的思想壓力之中,徹夜難眠。

  唐某想到了銀行,他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去搶銀行!

  怎麼搶?用仿真槍,不行。銀行有防彈玻璃,拿槍嚇唬人家不管用,再說拿槍目標太大了,容易暴露。

  於是唐某想到了炸彈,以存款為幌子,把炸彈包裹塞進櫃臺裡,再塞進字條進行威脅。只要計劃周密,就有可能成功。不會制作真的炸彈,他就做個假的。


 

  模仿電影自制『炸彈』

  10月10日前後,唐某憑借電影裡對炸彈形狀的印象,在讓胡路某商店選購了3個電視牆壁盒、兩個日光燈腳和電線、電阻絲、透明膠帶等物品。

  回到家後,他用透明膠帶把兩個牆壁盒纏到一起,在牆壁盒裡裝滿花土,用了一個多小時把這些東西組裝到一起,做了一個『土炸彈』。

  為了不讓人產生懷疑,他還在『土炸彈』兩頭各放了一張100元錢,以此瞞天過海,好讓銀行的工作人員以為這就是一包錢。

  最後,唐某用報紙把『土炸彈』裹了個嚴嚴實實,並用皮筋套上。為了遮擋面部,唐某又買了鴨舌帽和口罩,並戴上了手套,以此避免在現場留下指紋。

  費心計劃『打劫字條』

  在考慮用來威脅銀行工作人員的字條上,唐某著實下了一番心思。頭一段他寫的是關於小狗腿斷了等等內容,而不是直奔主題,為的就是不讓別人看了感到恐慌而壞了他的『好事』。第二段纔是正文,威脅銀行工作人員給他20萬元錢。『不能報警;不能離開座位;不能給別人暗示,否則引爆炸彈』。為了不引起別人注意,唐某還把一些關鍵詞,比如『炸彈、報警、引爆、傷害』等都故意寫成了錯別字。

  唐某還准備了第二張字條,內容是警告工作人員不要在10分鍾內報警,他還有同伙在監視著,大廳還有另外一個『炸彈』。這樣做是為了成功拿到錢後,為自己逃離現場爭取時間。

  唐某在家擬完草稿後,在打字社趁人不備將其打印出來。

  萬事俱備實施搶劫

  東西准備妥當後,唐某開始物色作案目標。

  他通過踩點的方式,找到了自認為道路四通八達、方便脫身的冠群街某銀行分理處。

  10月15日前後,唐某到目標處踩點時,了解到提取大額款項須提前預約,否則想搶錢都沒錢可搶。

  於是,在20日,他用一張新買的電話卡打了該銀行分理處的預約電話,稱其明天要提取20萬元現金,隨後留了一個假名。

  21日9時許,唐某拎著一個紙袋來到該銀行分理處,紙袋裡裝著『土炸彈』和一個旅行包。

  唐某籌劃得很好,錢到手後,把錢、紙袋和身上的行頭都裝進旅行袋裡進行『改頭換面』,以方便逃脫。

  唐某又用新買的手機卡撥打了分理處的電話,進一步確認可以提到預約的20萬元錢後,於9時30分,戴著帽子、口罩、手套,拎著裝有『土炸彈』的紙袋進入了分理處。

  他裝作存款的樣子把『土炸彈』和字條塞進了櫃臺裡,但他怎麼也沒想到,銀行的工作人員馬上啟動了報警裝置。一時間鈴聲大作,唐某倉惶地逃離了現場,在僻靜處改變裝束後回到了學校,不想當晚即被警方抓獲。

  大學生搶劫發人深省

  唐某22歲,是某高校在校學生,他自小學到高中學習都不錯,以高分的成績邁進大學的校門,是個成績優秀的學生。

  從唐某准備及實施犯罪的過程看,唐某的思維十分縝密,有很強的反偵查意識。

  唐某現在就讀大三,眼看就要步入社會,一片廣闊的天地在等著他去開拓。然而,唐某卻沒有抵住金錢的誘惑,把心思放在了如何賺錢上。由於經驗不足導致最後血本無歸、欲哭無淚。

  作為在校學生,他無力填補巨大的債務窟窿,最終選擇了打劫銀行,大好前程毀於一旦,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