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9日訊 記者日前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已閑置了兩年多的農民工公寓今冬仍入住無望。據介紹,由於相關手續出現問題,有關部門正在調查。截至目前,公寓室內還處於毛坯狀態,暫時無法投入使用。
記者日前走訪了這兩棟農民工公寓的出資方———哈爾濱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據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兩年多前,哈爾濱開發區出資從一開發商處購得此處兩棟房產。這兩棟房產當時就是按農民工公寓的要求設計建設的,計劃將按保本微利的原則低價出租給在平房開發區工業區內工作的農民工住。按當初設想,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幾個部門出資,對這兩棟公寓進行裝修,完善床、桌椅等內部基本設施,達到入住使用的功能。另外,公寓內還將配建食堂、浴室、活動室等,提高農民工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記者查閱農民工公寓開工時報道的相關資料了解到,面積逾萬平方米的農民工公寓於2006年開工建設。該項目位於哈平路工業集中區大邊路和渤海路交會處的萬宇科技園區內,緊臨大連路,出入方便。兩棟樓層數為6層。公寓的戶型設計分套式公寓和集體宿捨兩種形式,其中套式公寓分為一室一廳和兩室一廳,每套使用面積32平方米左右,設有獨立衛生間和廚房;集體宿捨每間使用面積20平方米左右,集中設置食堂、浴池、放映廳等功能用房。套式公寓共8000平方米,集體宿捨共2000平方米。建設農民工公寓1萬平方米,政府投入約1500萬元。該公寓將為1500名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改善居住條件,其中人均居住面積將達7平方米。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兩棟樓在竣工後出現了『差頭』,由於相關手續出現問題,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因此這兩棟樓暫時無法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問題還在調查中,公寓室內還處於毛坯狀態。
采訪中,很多讀者認為,現在不少農民工花高價租住民房,或擠住在簡陋的工棚中,政府投入上千萬元資金建設的旨在解決農民工住房問題的農民工公寓卻閑置兩年多,讓人感到遺憾和不解。也有讀者表示,不管責任在誰,上千萬元的資產閑置兩年多實在是一種國有資產的浪費,希望有關部門將問題盡快解決,讓農民工公寓盡快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