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 新林區秉承『更加注重創造發展優勢,更加注重凝聚發展後勁,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效』的理念實踐科學發展觀,破解了曾困擾新經濟組織的發展環境不優、競爭後勁不足、產業鏈條不長三個難題,提昇了新經濟組織的發展實力。
為了充分發揮新經濟組織在創造財富、擴大就業、促進技術創新、強化社會服務功能、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等方面的作用,新林從『安商援企』入手,著力破解發展環境不優問題。針對丹東君澳公司消防設施不完善被新林區公安消防支隊查封和公司房證辦理緩慢而影響該公司發展等問題,新林先後組織召開了解決丹東君澳問題的溝通會、聽政會、評議會,開展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丹東君澳怎麼辦』大討論活動,通過『以案促學』舉一反三,使人們的環境意識、服務意識、發展意識有了明顯的增強,丹東君澳公司問題最終得到了較好解決。這種以點帶面的方法,使『一切為發展讓路,一切為發展服務,一切為發展放行』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有力推動了新經濟組織發展。君澳公司於2009年下半年增資500萬元,建設了一條符合標准的野生藍莓、紅豆和山野菜加工生產線,目前,廠房建設已竣工。
從『強筋壯骨』入手,著力破解競爭後勁不足問題。新林區立足自主創新、解決就業和搭建創業平臺,創建了黑龍江省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通過為創業人員提供學習培訓、創業實踐服務和管理諮詢服務,為創辦的企業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提高創業人員的管理能力、經營水平和企業存活率。目前,在孵的鹿養殖、食用菌種植等企業共41個,從業人員7768人,2009年基地內企業將實現產值33640萬元,佔非公經濟的58%,實現增加值12314萬元,佔非公經濟增加值的47%,可實現稅收742萬元,佔非公經濟稅收的51%。
從『聯強助壯』入手,著力破解產業鏈條不長問題。一個產業只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不斷擴大終端需求,纔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到華麗轉身。盛興集團發揮客源廣泛,人脈資源豐厚的優勢,引導興盛集材廠落戶新林,並發展成為年生產集成材3萬立方米的大興安嶺最大的集成材廠。同時,盛興集團吸引韓國IH貿易集團投資5000萬元,在盛興人造板廠上馬了貼面烤漆自動生產線,利用現有材料做基礎,年生產家具板5萬立方米。新林通過以商招商,全力培育規模大效益好的優勢企業,打造產業集群,進一步解決了林產工業產業鏈條偏細偏短的問題,為把新林這個全國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打造成林木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