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黑河11月2日訊 『1斤牛奶0.9元,一瓶純淨水1元,牛奶還沒有水貴……』愛輝區幸福鄉上二公村奶牛戶叢萬山感慨不已。
今年以來,奶價開始步入低谷,去夏,每公斤最高2.80元,如今,跌至每公斤1.80元。奶價步入低谷,奶農如何應對?多喂玉米少用飼料『用自家的玉米喂牛,秋季多放牛。』這是紅旗橋村奶牛戶張志勇的經驗之談,他算了一筆賬,一公斤精飼料2.50元,用自己種苞米喂養,可省點錢。夏天,到野外放牛,秋天,將牛趕到收割後的黃豆地。
有人勸他牛低價賣了算了,不行就殺了賣肉,他捨不得,無論殺還是賣,一頭都賠5000多元。他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采取逐漸減少飼料比重,降低產奶量的辦法減輕負擔。過去,6頭牛一天產奶100公斤,目前,已有三頭牛停止擠奶,餘下3頭產奶量也降低,每天最多40公斤。
幸福鄉上二公村奶牛戶叢萬山養奶牛20多年,曾一年賣鮮奶30多噸,被評為養牛模范,上過電視。他認為,奶價總有提高的那一天,要等待時機,千萬不要把奶牛都處理了。
賣『大』留『小』等待提價『賣了母牛,喂養牛犢。』上二公村養牛大戶馬國信提及奶牛,心裡不是滋味,他是村裡老養牛戶,已養了20多年,他肯吃苦,夏天,凌晨兩三點鍾就爬起放牛。他經驗豐富,奶牛存欄數逐年增加。
今春,他的奶牛已達到19頭,隨著奶價下降,奶牛已經不賺錢了,硬挺下去,奶牛養得越多,賠得越多。
在別人舉棋不定的時候,他忍痛賤賣奶牛,山東一奶牛場買了他的牛,本來萬元購買的奶牛,4000?5000元就賣,如今,僅剩下4頭母牛,5個牛犢。
他並非偃旗息鼓,而是休養生息,目前,他的任務就是把4個母牛犢喂好,等奶價上調後,再大乾一場。
提高奶質社區零售
清晨,市區某小區,幸福鄉奶牛場徐子有開始賣鮮奶,每公斤3元。
他多年養奶牛,自配飼料,20%豆餅、45%苞米、20%麥麩……由於飼料自配,質量得以保證,牛奶蛋白質含量高,今夏,在乳品廠檢驗中,名列第二。
奶價步入低谷後,他仍然乾老本行,鮮奶除賣乳品廠外,還到一小區零售,每公斤鮮奶多收入1.20元。冬季,他開始賣凍奶坨,價格仍然是每公斤3.00元錢。海南路有位奶農,一年四季都到龍濱路賣鮮奶,附近居民排隊購買,每天早晨可賣兩桶。
據了解,市區鮮奶零售的有30多家,每天賣鮮奶大約2000?3000斤。市區有10萬人口,目前,早市賣鮮牛奶的有30餘家,日銷量不到1500公斤,按人日均喝奶0.5公斤計算,只有3000人喝奶。
目前,鮮奶進社區,屈指可數,小區售鮮奶,寥寥無幾,尤其是冬季,許多居民在小區買不到鮮奶,他們希望奶農能夠進入小區,登門服務。由此看來,進社區售鮮奶,既能增加奶農收入,又能方便居民購鮮奶,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