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撫遠縣四路並進惠民利民
2009-11-03 10:50:44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趙守印 祝司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日訊   撫遠縣在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以『保增長、保民生、保安全、保穩定、保落實』為重點,著力研究和破解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在實際、實在、實用、實效上下功夫,使全縣處處呈現出科學發展的喜人景象。

  著力於為民造福、改善民生。累計投入950萬元,用於鄉村公路建設,5個村完成村屯道路主街硬化;全縣共完成泥草房改造800戶,面積7.12萬平方米;建成8個村級農村勞動力轉移教育培訓基地,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600餘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鋪開,受益農民近3.3萬人,參合率達94%;建立健全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4300戶困難家庭、1.2萬人享受到低保待遇,實現了應保盡保;通過創業促就業長效機制的建立,形成了『項目支橕、政策支持、資金保障』的工作模式,完成技能培訓3174人,實現就業和轉移就業700多人次;全縣還因地制宜,探索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45個,帶動農戶2萬多戶,實現增收800多萬元。

  著力於謀劃長遠、助民增收。各鄉鎮、村屯結合鄉情、村情,找准發展方向,努力尋求符合本地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路子。抓吉鎮協調資金為鎮裡的赫哲民族村投資106萬元,建起了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的黃牛養殖基地,投入基礎母牛100頭,年增收12萬元;為八蓋村爭取扶貧牛100頭、扶貧資金172萬元,年增收40萬元。濃江鄉雙勝村引導農民開展特色和綠色種植、養殖業,成為遠近聞名的對俄蔬菜出口基地和特色養殖基地。

  著力於平安建設、破解難題。針對突出的信訪矛盾問題,全縣建立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形成了縣、鄉(鎮)、村(社區)三級調解網絡,使90%以上的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實現了無重大越級群體訪、無敏感時期非正常群體訪和無重大重復上訪戶三個『零指標』。圍繞平安縣建設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個大目標,廣泛開展平安細胞工程建設,使90%以上的創建單位相繼達標,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達95%以上。

  著力於抓好黨建、固本強基。他們創新活動載體,按照『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優秀的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村乾部』的要求,深入開展『融入型』黨組織創建,對全縣500多名村乾部和農村黨員進行培訓,有70名致富能人加入了黨組織,188名黨員被培養成致富能人,117名村乾部成為致富帶頭人,46名致富帶頭人被培養成村乾部。廣大黨員乾部帶頭團結顧大局、帶頭服務促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通江鄉針對農民大豆嚴重受災的情況,積極為受災農民開闢新的增收渠道,利用撫烏公路工程在轄區擴建,組織受災嚴重的東發村、東紅村的150多名農民承包路段的建設施工,每天人均收入可達100多元,受災農戶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濃江鄉了解到雙勝村部分農田路行車困難,嚴重阻礙秋收進程,就組織黨員群眾鋪墊砂石路1500延長米,對田間路進行拓寬修整。濃橋鎮順鵬農民合作社社員遭受嚴重澇災後,鎮黨委積極與化肥廠溝通,協調化肥廠家讓出部分銷售利潤,同時合作社拿出部分資金,為農戶發放40000餘元受災補助金;抓吉鎮東勝村突降暴雨,村內的橋涵被大雨衝垮,鎮領導班子迅速帶領黨員乾部在第一時間趕到進行搶修,保證了村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目前,各部門、各單位共深入基層現場辦公,為群眾解決『急、難、盼』問題160餘個,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1168件,調解矛盾糾紛90餘件。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