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尚志村民院內挖出戰國晚期石棺 哈爾濱地域首次發現
2009-11-04 07:20:2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金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4日訊 2日,家住尚志市珍珠山鄉榆林村大楞廠屯村民李運成准備在自家院內蓋一棟房子,地基挖到約半米深時發現一個古墓。聞訊及時趕到現場的考古工作人員在古墓中清理出兩把石斧,一把半月形雙孔石刀,一把匕首形石刀及一個已經破碎的陶罐。經專家初步認定,該古墓建成時間為戰國晚期,由於古墓為石板與積石相結合結構,這種樣式的古墓在哈爾濱市地域內還是首次發現。

  3日,記者來到尚志市珍珠山鄉榆林村大楞廠屯村民李運成家中,古墓位於李運成房子前方的西側,擺放方位略成南北向,距離地面約半米。古墓上面還有兩塊已經打破的石板,向下看去,古墓的兩端為整塊石板,側壁為石塊累積而成。在此圍觀的村民們議論紛紛,一村民開玩笑地說:『這下你家可發財了。』而李運成卻不這麼想,他說:『蓋房子挖出古墓可不是什麼好事,為這事昨晚一夜沒睡好。』

  李運成講,他打算在自家的院內蓋一個小房子。2日早7點多鍾,家人吃過飯後與朋友一起拿起鐵鍬、鐵鎬、大錘等工具在房子的西側開始挖地基。當挖到約半米深的時候,鐵鍬被一大塊石頭擋住,隨後眾人開始用鐵鎬、鐵錘擊打巨石,大約敲打了20多下後,一聲悶響,巨石破碎,只見破碎的巨石散落在一個大坑內。眾人上前一看,發現大坑的外形很像墓。好奇的李運成下到坑內,首先見到了一個被石頭砸碎的陶罐,用手撥了撥,發現了幾根骨頭,還有一塊外形很像人頭骨。接下來,在旁邊撿到兩個石斧和兩個刀形的石器。此時,李運成斷定這很可能是一個古墓,隨後撥打電話,把事情反映給尚志市文化局。

  當天,尚志市文化局得到消息後,工作人員立刻驅車趕往現場。尚志市文化局工作人員劉鐵軍說,13時許,他們到達現場後,立刻對現場進行了搶救性清理,並了解相關情況,將墓中出土的幾件石器收繳上來。隨後將這一情況通報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

  3日,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對現場進行了搶救性挖掘。經過測量,該古墓長190厘米,寬65厘米,深75厘米,上面的石板厚14厘米。而出土的2件石斧形狀大小相近,長18厘米,材質均為礫石,而且沒有使用痕跡。一把半月形雙孔石刀長17厘米,材質為玄武岩,刀刃有瑕疵,是使用過留下的痕跡。另外一把外形類似匕首形狀的石刀長15厘米,材質為玄武岩,刀刃上有缺口,但依然很鋒利。

  據負責此次清理工作的哈爾濱市博物館館長杜赤介紹,該墓的兩端為整塊的青石板,側壁用打磨平滑的條石堆砌而成,像這種由石板和積石構成的古墓在哈爾濱地域內尚屬首次發現。與以往發現的單純由條石構成的積石墓或由大石板構成的石板墓有很大不同。另外,墓葬中出土的半月形雙孔石刀、長身石斧和夾砂雙?耳斂口陶罐,都是青銅時代晚期在哈爾濱地域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器物。因此可以初步認定這座古墓是戰國晚期墓葬。

  目前,專家們已將古墓的石板、石塊編排好序號,運回尚志市博物館,准備恢復原樣,向市民展示。

  古墓長190厘米,寬65厘米,深75厘米,由石板和積石構成。

責任編輯:邱士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