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4日訊 2010年全省公務員考試即將開始,此次全省計劃招錄3506人,平均競爭比例約達19.4:1。考場內『硝煙四起』,公務員職場內的競爭也在加劇,競爭上崗、選任制和聘任制、問責制等措施的實施加大了公務員的競爭力,不少公務員擔心前途,有的則因不被提拔重用等長期處於焦慮狀態。
據黑龍江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調查,在每年來協會問診的2000多人中,公務員約佔總人數的30%,大多被人際關系的『圈子』所累,許多人產生了職業倦怠感。
『圈子』挺難處
『在單位裡工作最難的就是處「圈子」。』在哈市某區教育部門工作的林靜(化名)無奈地說,在工作中大家表面上看都很和諧,但實際上都有各自的交往『圈子』。加入的『圈子』越多人際關系也就越融洽,反之,這個人在單位就很難生存。『初入單位第一件事就是弄清楚誰和誰比較好,在不了解內部人際關系的情況下最好少說話,多做事,否則稍有不慎就會得罪人。』林靜說,每天上班都要集中精力應對各種關系往來,實在是筋疲力盡。
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朱廣雨表示,人際關系復雜、敏感令很多公務員長期處於自我保護狀態,個人情緒得不到及時宣泄,產生壓抑、孤獨和浮躁等負面情緒感。也有人迫於壓力,不斷調換角色以維持『私人小團體』關系,在態度和行動上做事情顧慮太多,對周圍人不信任,長期處於心理疲勞甚至心理恐慌狀態。
領導更迭難適應
除了應對人際關系,競爭上崗、人事變動也給公務員們帶來了『壓力』。
今年35歲的羅萌(化名)是哈市某局人事處處長,平日裡常向領導匯報工作。『老領導對我很器重,但今年年初,老領導調任到別的局,新領導待人太刻薄。我根本適應不了。』羅萌說,他現在最怕領導布置工作,總覺得自己肯定做不好,漸漸地對工作產生了莫名的恐懼。經心理諮詢師鑒定,羅萌因長期處於自卑心理,已成了中度抑郁癥。
專家認為,公務員工作服從性高、規定性強,循規蹈矩的工作程序阻礙其創新能力發揮,久而久之產生抑郁心理。選任制和聘任制、問責制等措施的實施加大了公務員的競爭力,不少公務員擔心前途,有的則因不被提拔重用等長期處於焦慮狀態。
躲熟人異地問診
『公務員中特別是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對自己往往有著更高標准,競爭中一旦遭遇挫折,極容易產生較嚴重的負面情緒。攀比心理作祟的情況下,一些公務員產生自卑、失落等心理失衡狀況。』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朱廣雨告訴記者,由於身居高位,一旦出現了『心病』怕身邊朋友或職員知道,這些『領導』們往往選擇異地問診。前不久,協會就接待了一位來自河南省某市的領導。
像這位河南政府要員一樣采取異地問診的,在公務員中不在少數。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
據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調查,近幾年,來協會問診的公務員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每月百餘名問診者中有30%是公務員。
朱廣雨認為,受工作環境及過於重視人際關系等因素影響,抑郁、工作倦怠、人際關系敏感、職業成就期待和人格衝突等心理問題已嚴重困擾著公務員的心理健康。這不僅影響公務員個人的健康,而且影響到政府的行政效能。如何建立健全公務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有效預防心理問題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