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吉炳軒到新聞單位調研 向全省新聞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
2009-11-05 08:04:0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焦明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黑龍江日報采編平臺,省委書記吉炳軒饒有興致地觀看黑龍江日報重大宣傳報道展板,並給予充分肯定。邵國良 蔣國紅攝
吉炳軒視察東北網絡臺。李越峰 攝

  東北網11月5日訊 11月4日,在第十屆記者節即將到來之際,省委書記吉炳軒專程到新聞單位進行調研,向全省廣大新聞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他強調,我省的各級領導乾部都要重視新聞宣傳,充分發揮好新聞媒體的作用,各新聞單位要把新聞報道的視角同目的聯系起來,進一步提高輿論引導水平,為龍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4日上午,吉炳軒在劉國中和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的陪同下,先後來到新華社黑龍江分社、人民日報社黑龍江分社、省電視臺、省電臺、東北網絡臺、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等,詳細了解各新聞單位的工作情況,看望慰問廣大新聞工作者,並就進一步做好當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在考察了新華網黑龍江頻道、東北網絡臺、生活知道網的網絡建設情況後,吉炳軒強調,要認真研究網絡媒體的特點,加強網絡媒體建設力度,像辦傳統媒體一樣辦好重點網絡媒體,充分發揮互聯網即時性、互動性強的功能,用廣大網民喜聞樂見的有效形式,正確引導網絡輿論,提供優質高效的各類服務,滿足多樣化的受眾需求。在與人民日報、新華社的編輯記者們交談時,吉炳軒指出,中央駐我省新聞單位站在黨和國家的高度思考黑龍江的發展,報道質量高,宣傳效果好,希望你們繼續發揮優勢,用獨特的視角和眼力,寫出更多更好的新聞,省內媒體也要加大刊用力度。在省電視臺高清演播室、省電臺行風熱線直播間,吉炳軒認真聽取了我省廣播電視事業近年來發展情況的介紹,他希望在適應時代發展,不斷改善硬件設施的同時,要進一步發揮視聽媒體特長,加強互動,辦出更多受眾喜愛的節目,拓寬語種,增進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在饒有興致地參觀了老年日報、生活報、黑龍江日報采編平臺和農村報展板、黑龍江日報報史館後,吉炳軒對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近年來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勉勵大家再接再厲,弘揚主旋律,加快由傳統的平面媒體集團向跨地域、跨媒體、跨行業經營的大型傳媒集團發展。他特別強調,我國有8億農民,我省又是農業大省,一定要高度重視面向農村的宣傳報道工作,關心農民生活,傾聽農民聲音,反映農民訴求,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在4日下午召開的座談會上,中央駐我省分社、記者站和省直有關新聞單位負責同志介紹了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宣傳報道工作的情況,就推動黑龍江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和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吉炳軒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新聞單位都能自覺做到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倡導高尚道德,弘揚新風正氣,堅持做到了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而且做得很好。大家的大局意識強。都能堅持心中有大局,筆下有大局,鏡頭裡有大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全局,定選題,對焦距,精心策劃構思,運用豐富多彩的新聞手法,來全面准確、廣泛深入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政府的決策部署,基層的實踐創造,充分發揮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輿論作用。大家的責任意識強。做到了守土有責,把握好度。大家都有一種自覺意識,幫忙不添亂,鼓勁不泄氣,把關把度的意識都很強。大家的事業意識強。都是在真心乾事,實心乾事,而且是聚精會神、一心一意乾新聞宣傳的事,媒體發展的事。大家保持著平靜的心態,清醒的頭腦,明亮的眼睛,十分可貴。

  吉炳軒同志強調,我省各級領導乾部要高度重視新聞宣傳,注意發揮好新聞媒體的作用。要學習些新聞知識,知道新聞規律。新聞就是要新、要快,要有可聞性,能引起人們關注、社會共鳴。發新聞不是搞簡報,對新聞事件,要根據新聞的視角來評論或述說。我們黨的媒體大局觀念都是很強的,我們的記者編輯絕大多數素質都是很高的,我們在處理突發事件時,要把報道權交給他們,請他們來把握,相信他們會做得很好。各個媒體的定位不同,受眾不同,所看待問題和報道問題的角度也不同,要尊重他們,不要強求一律,充分給他們自主權。幫忙不添亂是媒體的責任,要從信任媒體、依靠媒體的態度來研究如何引導輿論問題。現代社會信息十分靈通,不論發生什麼事件,第一信息最關鍵,誰發布得早,誰就能有輿論的主導權,就會處於主動地位。發生了突發事件,在安排處置的同時,要有專門的人來組織新聞發布,這是處置突發事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要先發、早發、主動發布信息。發布消息一定要客觀、准確,掌握話語權,就是掌握信息的客觀公正權,你客觀公正了,人民就信服。

  吉炳軒同志要求,新聞單位要著力提高引導水平,注意把握好度。要全面地、客觀地、辯證地看待和分析存在的問題,把透視新聞事件的視角矯正好,把報道這些新聞事件的目的搞清楚,在客觀報道中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以取得更好的宣傳效果。新聞工作者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切實做到幫忙不添亂。要著力從有利於工作、有利於穩定、有利於問題解決,努力使黨和政府滿意、人民群眾滿意、被監督地方滿意出發來進行新聞監督。要疏理情緒,化解矛盾,而不是誘發情緒,激化矛盾。立足點要站在政府希望解決、人民盼望解決、社會深惡痛絕的問題上,並通過報道,努力來促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維護整個社會的和諧安寧是黨的新聞工作者的重要責任,一定要把這個責任意識樹得牢牢的。要提高引導輿論水平,特別是報道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輿論監督的水平。新聞報道不能憑感情和意氣用事。搞新聞沒有感情不行,沒有激情也不行。但這個感情和激情要有理性做指引,一定要看到新聞的威力和作用,看到承擔的社會責任。

  吉炳軒同志強調,要實現黑龍江『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的宏偉藍圖,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解放思想;需要進一步制定政策,強化措施;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需要進一步優化環境,轉變作風;更需要一個工程一個工程、一個項目一個項目、一件實事一件實事地去抓去落實。一句話,要靠實乾。怎樣把廣大乾部群眾的思想更好地統一起來,觀念轉變過來,力量凝聚起來,辦法和路子探索出來,既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也需要新聞單位的宣傳引導。新聞宣傳要用新聞的視角、新聞的手段來團結人、鼓舞人、啟發人、引導人。發揮新聞輿論的力量,來鼓舞士氣,凝聚力量。黑龍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從龍江的實際出發,要堅定不移地走出一條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發展道路。不論在這條道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都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停滯和倒退沒有出路,猶豫和彷徨會失去機遇。我們要在發展中探索,在實踐中創造,問題和經驗都會有。希望新聞單位關注龍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捕捉探索中的新鮮經驗,充分發揮輿論引導的力量,為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