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題:王仲榮:捐資助學的『陽光老人』
——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代表人物系列報道之五
東北網記者 高雷
王仲榮,75歲,大慶油田物探一公司普通退休乾部。從1991年起,先後資助25名貧困學生,被大慶市授予『關愛標兵』、『關愛老人』,2007年榮獲大慶油田捐資助學十大『陽光老人』榮譽稱號。
1991年11月,王仲榮偶然從《光明日報》上看到有關『希望工程』的報道,內心深受震撼。回想起自己8歲時靠在街上賣冰棍、甘蔗攢學費,依靠政府資助纔勉強完成學業的往事。艱難的求學歷程使王仲榮深知,身處困境中的貧困學生是多麼地渴望得到幫助和關愛啊!
那年年末,王仲榮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取得聯系,每年都向希望工程捐款100元。2001年,王仲榮又將捐款數額增加到400元。
1993年,王仲榮退休後,得知西部革命老區貧困失學兒童較多,主動與老區有關部門聯系,表達捐助意願。陝西省志丹縣團委向王仲榮推薦了一名叫尚花花的失學女童。王仲榮立即購買了學習用品和40元錢一起按通訊地址郵寄過去,並多次寫信鼓勵她。同時,王仲榮又資助了四川省阿壩洲小金鄉9歲藏族兒童李鑫。
就這樣,從1993年一直到1997年,除了按照計劃定期向希望工程捐款外,王仲榮還堅持資助失學兒童,同時還為大中小學校捐款3000餘元,並自費為農村小學購買錄放機、訂閱《黑龍江科技報》……
1998年9月的一天,王仲榮聽說大慶師范學校新生王莉英,因家裡遭受洪災而面臨失學。經核實後,王仲榮向民建大慶市委匯報,得到了重視和支持,從民建助學成纔基金中撥款1800元為王莉英支付了學費。此後,王仲榮一直關注著王莉英,幫助她度過難關。
……類似事例,不勝枚舉。
在捐資助學的同時,王仲榮還熱心於幫助學校幫助解決。2002年春,當看到物探公司資助的紅崗區中內泡小學校園光禿禿的,便決定要為孩子們植下一片綠蔭,讓他們在充滿綠意、充滿希望的學習環境中成長。查找資料後,自費赴京買回速生楊樹苗,為學校送去了一片綠蔭。
前幾天,王仲榮因胃出血住進了醫院,但他依然記掛著面臨中考的貧困學生王思月。為了鼓勵孩子,王仲榮托人為王思月送去200元錢。
十八年的助學經歷,讓王仲榮收獲了濃濃的親情。他資助過的周立東2003年大學畢業後,在連雲港淮海工學院當了一名大學老師。
如今,王仲榮資助的孩子們,成為他的精神財富。王仲榮贏得了孩子們的愛戴與尊敬、社會的肯定與贊譽。他表示,將一如既往發揮餘熱、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