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大興安嶺地區積極探索和構建城鄉一體化基層黨建新格局
2009-11-05 13:59:5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5日訊 大興安嶺地區把探索和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基層黨建新格局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有力舉措,著力統籌城鄉黨建工作資源,努力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黨員共幫、黨員共管,為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紮實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城鄉組織共建,下活『一盤棋』。地委進一步加強城鄉黨組織的共建力度,采取聯建、聯合、建立黨群致富鏈的模式,下活城鄉黨組織這盤『棋』。在城鎮,進一步擴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覆蓋面,對新建並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全都同步建立黨組織;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通過與其他組織就近建立聯合黨支部或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的辦法,同步推動黨建工作。在農村,建立打通聯結城鄉的組織鏈,積極探索村與企業、社區、工業園區黨組織聯建模式,設立聯合黨組織12個,推動城鄉組織全方位聯合;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建立了『龍頭企業+行業協會+黨支部』黨群致富鏈,共建立各類型產業黨支部10個。在外地,設立流動型黨組織,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地建立流動黨組織5個,並建立了與流入地黨組織雙向共管的工作機制。

  城鄉資源共享,實現『全統籌』。地委積極推進城鄉黨建要素資源的有效整合和綜合運用,努力提高城鄉黨建水平。開展了『結對共建、互幫互助』活動,按照『組織建設互動、人纔培養互補、科學發展互促、脫貧解困互聯』的要求,把部分貧困後進村作為重點,通過發揮城鎮黨組織的比較優勢,在項目、資金、人纔等方面實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截止目前,城鎮基層黨組織深入結對村召開各類座談會、宣講會120場(次),慰問困難群眾326名,為村辦實事67件,提供支持資金124萬餘元,利用農閑季節培訓農村黨員乾部1195人,培訓面達到99%。

  城鄉黨員共幫,凝聚『黨員心』。為進一步做好城鄉黨員幫扶工作,地委在認真執行《關於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意見》基礎上,切實加強老黨員、困難黨員、下崗失業職工黨員和返鄉農民工黨員的激勵、關懷和幫扶工作,建立了村黨組織書記激勵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了黨內互助幫扶資金的籌集和管理工作。地縣兩級共籌集黨內關愛資金近65萬元,幫扶困難黨員1163人,為27名建國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和未享受離退休待遇的城鎮老黨員定期發放了生活補貼。高度重視並做好返鄉農民工黨員的就業援助和創業幫扶工作,目前,各級黨組織已培訓返鄉農民工黨員81人,並幫助落實創業發展項目。

  城鄉黨員共管,增強『向心力』。地委采取管用有效措施,加強城鄉黨員的管理力度,增強了城鄉黨員的黨性觀念和黨員意識。在流動黨員管理中,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准確掌握了全區1787名流動黨員的基本情況,並積極探索流動黨員網絡化管理,充分利用網絡、手機短信以及新聞媒體等現代手段加強與流動黨員的聯系,落實流動黨員活動證制度和接轉組織關系『接收函』及『回執』制度。目前,對全區93%的流動黨員實現了雙向聯系和有效管理,90%以上的流出黨員持證到流入地黨組織報到並按時參加活動。在地縣兩級組織部門開通了8部『12371』黨員諮詢服務電話,共提供諮詢服務257人次。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崗位的黨員,開展了以服務群眾為主要內容的主題實踐活動,在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掛『職位優勝牌』,在無職黨員中掛『公開承諾牌』,在致富帶頭人中掛『示范服務牌』,使農村、社區乾部、黨員和致富帶頭人成為致富增收、服務百姓的骨乾力量。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