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塔河縣充分整合教育培訓資源,利用『七個課堂』強化學習討論,確保參學黨員乾部真正受到科學發展觀理論的普及教育。
一是領導班子集中學,強化『集中課堂』的作用。各參學單位領導班子認真制定學習討論計劃,集中學習必讀篇目,開展解放思想討論。黨員比較分散的參學單位,按照就近、就地、便於集中的原則,合理劃分學習小組,由黨支部明確1至2名黨員骨乾擔任小組長,利用工閑或晚上時間集中學習討論。
二是突出宣講輔導學,強化『輔導課堂』的作用。縣委及時派出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深入鄉鎮、林場進行宣講輔導。各級黨員領導乾部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通過深入聯系點作輔導報告、與參學黨員座談交流等形式,積極開展學習輔導。駐村黨建指導員深入各學習小組,領學促學。
三是借助遠教設施學,強化『電教課堂』的作用。各參學黨組織充分利用全縣11個遠程教育點、51個電教站,組織黨員群眾收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講座、農村政策法規、生態種植養殖技術、行業知識技能培訓等電視片,增強學習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是利用網絡媒體學,強化『網絡課堂』的作用。有條件的參學單位利用政府網、遠教網等網絡資源開展學習討論,注重正面引導,不斷擴大學習實踐活動的覆蓋面和社會影響力。
五是邀請親屬幫助學,強化『家庭課堂』的作用。針對部分年老體弱、視力衰退、肢體殘病的黨員和文盲黨員,各參學黨支部在搞好送學幫學的同時,邀請這類黨員家中就讀初中、高中的子女擔任家庭輔導員,以口讀耳聽、口述他記等『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確保黨員參與學習,受到教育。
六是全面覆蓋指導學,強化『流動課堂』的作用。明確專人負責,通過郵寄公開信、學習資料等方式,對外出黨員進行『風箏式』學習培訓。同時,組建了流動輔導課堂,深入村組組織學習,並組建了文藝宣傳隊深入村屯開展活動,不斷豐富學習實踐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增強學習實效。
七是實地參觀培訓學,強化『實踐課堂』的作用。充分發揮塔河工業園區、興建村新農村建設、繡峰林場黑木耳種植等培訓基地的示范帶動功能,就地、就近組織黨員乾部實地參觀培訓,學經驗、學技術,開眼界、闊思路,進一步增強發展本領,激發他們參與學習實踐活動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