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國內知名的上市公司九陽股份投資超億元的生產加工型項目——九陽·黑龍江生態工業園在我市正式啟動。這是我市發揮自身獨有的農業產業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今年以來,我市一改以往僅靠優惠政策招商的做法,在實施大項目牽動戰略中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產業和區位優勢,實現了從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的轉變。
翻開今年我市大項目牽動工程前三季度推進報表,一個突出的印象就是——重大項目多、開工項目多、謀劃項目多、產業項目多、資源項目多。與往年相比,今年前9個月,我市大項目建設的顯著特點就是——既『大』又『多』。
今年省政府下達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為35%。按照這一目標,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大項目牽動工程』。考核目標為: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50億,力爭達到160億,增幅超過35%。並確定34個億元以上大項目為具體考核項目。在重點推進的25個大項目中,已有華電供熱擴建、益海糧油二期工程、雨潤集團200萬頭生豬深加工等23個項目實現開工建設。郊區風電開發、樺川風電開發、4×100萬千瓦核電等3個重點前期謀劃項目進展順利……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開工建設千萬元以上項目達到212個,完成投資90.8億元。全市34個推進項目中,25個計劃開復工項目已有23個項目實現開復工建設。
我市項目建設緣何逐步攀高?正確認識並充分發揮好資源、產業、區位『三大優勢』吸引國內外航母級大企業來大上項目、上大項目當屬重中之重。這一市委、市政府的共識成為了我市在經濟發展上的重要支點和項目建設中的巨大平臺。截至目前,我市已吸引了美國AB、美國迪爾、法國達爾凱、荷蘭TNT、中鋁集團、中國國旅、雨潤集團、龍煤集團、九陽公司、大商集團等20多家具有較大影響力和拉動力的大企業集團在我市落戶,同時與國電、中廣核、大唐等新合作項目洽談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變資源優勢為項目建設優勢。對比國內其他地市,我市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農業資源可謂優勢明顯,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潛力巨大。在水稻深加工項目上,由新加坡豐益集團和美國ADM公司在我省建設的最大的益海(佳木斯)糧油綜合加工項目總投資10億元,一期工程已經投產運營,二期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項目全部投產後,年可實現稅金6000萬元。與此同時,依托風電、水電、核電和生物質發電為重點的新能源項目集群發展態勢強勁,成為我市項目建設中的一大亮點。目前我市風電裝機總量已經達到36.8萬千瓦,佔全省的59.4%,今年還將完成投資20億元,到年底風電裝機能力將突破50萬千瓦,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湯原生物質發電已經並網發電,樺川生物質發電實現開工建設,以慶豐水電站和陶家水電站為代表的湯旺河流域水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工程全面展開;特別是總投資500億元的中廣核400萬千瓦核電項目與中廣核集團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項目前期工作進一步加速。
變產業優勢為項目發展優勢。實施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戰略,集中力量推進裝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能源化工、新型材料等產業集群建設——這是我市依托產業優勢上項目的一步『高招』。以電機、煤機、聯合收割機、大型農業拖拉機和電纜為重點的裝備制造業優勢顯著,去年僅這一產業實現的利稅就佔工業利稅總額的57%,成為工業經濟的主要支橕。今年,我市又把裝備制造業列入了優先發展產業,全力推進1500萬千瓦特種電機、500臺大型掘進機、2萬臺稻麥聯合收割機、5萬臺大中馬力拖拉機、1萬公裡超高壓電纜等重點項目。預計到2012年,我市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可望超過100億元。
變區位優勢為配置項目要素優勢。我市靠發揮毗鄰俄羅斯,原料運輸距離相對比較近的區位優勢,利用俄羅斯遠東地區豐富的鈦礦資源,引進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3萬噸海綿鈦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40億元人民幣,建成後年銷售額可達57億元,利潤在6.6億元以上,將延伸鈦的深加工,推動我省鈦業開發梯度昇級;發揮地緣優勢,我市還把大通道建設作為了對俄經貿科技合作項目的突破口,目前已經開通了佳木斯——哈巴客運包機航線,佳木斯——俄比羅比詹客車線路正式通車運營,中俄同江浮箱固冰通道建成投入使用。同時,總投資22億元的前撫鐵路項目已經實現全線開工建設;中方投資15億元的中俄鐵路大橋項目明年有望實現開工建設。
『以大項目帶動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產業、以大產業推動大發展』的大項目牽動戰略花開結果。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2.6億元,同比增長51.1%,全市生產總值完成261.8億元,同比增長14.9%,增幅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