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0日訊 『人品售價每個1元。本商品能有效排解您在生活中遇到的人品問題。人品並非實體商品,購買之後請照鏡子查收。』近日,記者在某購物網站上發現,一店主將自己的人品進行出售。1個月裡,1000個人品已經售出了一半。
『人品』銷售的靈感源於工作
近日,記者在某網站上的一家網店裡看到,該店出售的『商品』是人品,價格每個1元。而且所有售出的人品,其收到的評價都是良好。隨後,記者采訪店主時了解到,對於出售人品這一奇思妙想,其靈感來源於工作中。
店主張先生今年28歲,在北京某企業工作。他告訴記者,生活在如今的社會裡,往往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人品也是有高有低。他認為,在工作中,一個人的人品好壞要比工作能力還重要。但現實,卻總是讓人們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張先生說,『因此我萌發了「出售人品」的念頭,其實我出售人品,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給自己和別人一個相互坦誠交流的機會,有開心的或郁悶的事,都可以相互交流。』
采訪中,張先生作為一個出售者,他表示他和對方的交談永遠是非常坦誠的,這就是他人品的體現。自店鋪開業以來,已有不少顧客惠顧,並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他打算將人品一直『出售』。
購買人品可以幫助排解懮愁
記者在該店裡了解到,店主出售標價為1元錢的人品,購買者可以通過網上銀行直接進行交易,形式與網絡購物一樣。消費者購買後,可以將自己不開心的事情與店主進行交流,店主則幫助其排解懮愁。
據店主張先生說,許多購買者向他傾訴的事情,大多都是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例如在某機關工作的小呂,就是他這裡的常客。工作中,小呂經常遇到『上擠下壓』的情況,一天工作下來讓他經常感到疲憊不堪。對此,店主每次開導他時,都會讓小呂先傾訴出心裡所有的不如意,然後幫他逐一進行排解。
出售人品網友褒貶不一
對於這種『另類商品』,有些人認為相當有創意,是一種智慧的體現;但也有些人認為,此舉不過是故意弄出點噱頭而已。
哈爾濱網友『麗麗』說,她曾在該店裡花了1元錢購買了1個人品。她認為,店主出售人品,其實是想以一顆坦誠的心去和別人交流做朋友。她作為買者,也找到了可以真心交流的平臺。這也是一種個人價值的體現,說明出售者是一個非常有生活的人。
也有網友認為,這些行為無非是『玩噱頭』。哈爾濱網友『JJ』認為,出售人品說白了就是找一些可以傾訴的聊友,而將人品這種無價無形之物作為商品出售更是不妥。『一個人的人品難道只值1元錢?我覺得這是對自己人品的貶低,覺得純粹是在玩『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