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車主交警建議:果戈裡大街摩電搬進公園或廣場
2009-11-10 11:11:04 來源:生活報  作者:於鴻斌 劉繼斌 魯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果戈裡大街上閑置的摩電。

  黑龍江新聞網訊 如今,哈爾濱果戈裡大街由南向北變成單行道,但停運多年、落滿灰塵的摩電仍『靜臥』在這條路的中央,給冰城交通添堵。『給摩電找個新家吧!』9日,記者在采訪中,冰城車主和公安交警部門紛紛建言:將摩電請進公園或廣場,讓果戈裡大街的車流順暢、交通無阻。

  摩電早已成交通障礙

  『路變順暢了,這個不倫不類的火車頭在路中央顯得更加礙事了……』近兩天,在果戈裡大街實施單向通車後,很多過往司機都發出了同樣的感嘆。

  9日10時許的果戈裡大街,四條車道,車流由南向北順暢行駛。但一過兒童公園,趴在路中央的摩電讓路面變成了三車道,車流速度明顯降了下來。

  此時已成為果戈裡大街『攔路虎』的摩電,不論是在車廂上,還是在車軌下,都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塵。車內既沒有司機,也沒有乘客。

  據交警部門介紹,過往車輛與摩電刮碰的小事故曾發生過多起,但都沒有造成人員受傷,也沒有引起摩電產權部門的足夠重視。最初,摩電停在一個路口,擋住了在此轉彎車輛的視線,根本看不到左右空間。當時交警部門就向摩電管理部門提出了整改意見,而後,摩電把路口讓了出來,停放地點向後延伸了,但是仍給過往車輛通行帶來不便。

  現在路面改為單行後,摩電存在的安全隱患也增大了,交警部門也在向有關部門反映此事,希望能盡快將其移走。


 

  『蜜月』一過閑置四年

  記者了解到,有軌電車俗稱摩電。早在1921年,哈市電車總公司就成立了有軌電車籌備處,是全國最早啟用有軌電車的城市。由於城市交通發展需要,哈市於1987年6月27日停止了有軌電車營運,至此,摩電在哈市街頭銷聲匿跡。

  2003年6月,哈市政府關於《奮斗路環境綜合整治提檔昇級規劃方案》出臺,主要是依托果戈裡大街地域優勢,打造俄羅斯風情。《方案》的核心就是打造『兩點一條帶』的風景線,一條帶指的就是除了對沿街樓體、道路進行整體修飾外,將老摩電駛上長街。於是,一輛摩電於2004年5月1日亮相果戈裡大街。該摩電以內燃發動機為動力,有兩個車頭,長13.6米,寬2.35米,定員65人,時速達30-40公裡,起始點分別設在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廣場和兒童公園。上路當天,摩電曾創造了近萬人爭相乘坐的盛況,在蜜月期,有許多哈市市民和外地游人與其合影,摩電曾風光一時。但正像建設前相關專家預測的一樣,摩電不具備實際用途的交通功能、旅游服務也缺乏唯一性等,導致運行時間不長,因無人乘坐而趴在路中央已長達四年之久。

  記者了解到,果戈裡大街摩電的維修、養護由哈市一家建築材料公司負責。在實際運營中,為吸引游客,該公司曾把摩電票價從最初的兩元降到免費坐,可游客還是不買賬。而這臺摩電每年的養護費用高達10餘萬元,公司無力承擔,摩電被迫停運。

  公園廣場纔是它的家

  9日,相關人士給出的建議是:在不妨礙交通的地方,給它找個新家。

  哈市人大代表陳利銘建議,摩電應該為交通讓路,搬走它對緩解果戈裡大街的交通擁擠將立竿見影。陳利銘說,一方面,摩電是哈爾濱人城市交通生活的歷史寫照,具有一定的旅游價值,但無人問津,顯然是放錯了地方;另一方面,哈市交通部門反饋的信息顯示,從摩電駛入果戈裡大街開始,該街因它產生的堵車現象就一直沒有停止,尤其在早晚交通高峰期,摩電阻礙交通的現象十分明顯,給該路段的車輛通行帶來不少麻煩。

  哈市規劃部門相關人士表示,拆除這輛投資百餘萬元的摩電顯然是一種浪費,現在問題是它在路中央卻不具備交通功能,就應該給它找個新家,一方面可以緩解果戈裡大街的交通,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它成為本地人和外地客旅游紀念的一景。

  同時,有人士指出,摩電在長春和大連等城市依然存在,如何把果戈裡大街摩電的交通功能發揮到讓市民爭相乘坐也是一條路,比如將其延長到秋林公司。對此,哈市南崗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年前,有關部門曾經考慮過將其線路從兒童公園延伸至秋林公司附近,但因人防工程承重等問題,規劃沒能實施。目前,還沒有摩電搬家的計劃,但對其阻礙交通的情況也正在積極想辦法。

  采訪中相關專家建議,把摩電就近搬進兒童公園,或者搬到一處不妨礙交通的露天廣場,成為游樂設施類的收費項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