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貫徹落實胡錦濤指示精神 提昇對俄經貿合作水平
2009-11-12 16:59:3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曲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2日訊 12日的黑龍江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發了題為《我省提昇對俄合作水平》的報道,第五版第八版整版推出了『提昇中俄經貿合作水平特別報道』。全文如下:

  『要充分發揮地處東北亞腹地中心的區位優勢,推動對俄經貿合作,使黑龍江真正成為我國沿邊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樞紐站」』胡錦濤總書記對我省寄予厚望。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指示精神,適應新形勢,應對新變化,我省加大力度進一步提昇對俄經貿合作水平。

  山水相連,文脈相通,俄羅斯是我省對外開放的重點和方向。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和俄羅斯經濟政策調整變化,今年以來我省對俄貿易持續下滑,投資逐步收窄,市場開拓難度加大。1至9月份對俄貿易僅完成39億美元,同比下降43.6%。面臨新情況新變化,我省對俄經貿合作走到了一個重要的『關口』,面臨嚴峻的挑戰。

  審時度勢、科學研判當前形勢,省委省政府認為對俄經貿合作在面臨嚴峻的挑戰的同時,也正遇難得歷史機遇。俄羅斯政策變化主要是近幾年調整頻繁,涉及面廣,針對性強,而金融風暴的洗滌更加暴露邊境貿易原有模式的弊端。但雙方經濟互補性格局、區域合作總體戰略、地方政府和企業間合作願望等沒有根本變化。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等眾多經貿合作文件的批准實施,中俄地區合作提昇到國家層面,受到兩國高度重視。同時,俄羅斯市場需求潛力仍然很大且對外國投資提供了優惠政策,國家對我省擴大對俄合作也給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這些都為全面提昇對俄經貿合作水平創造了良好條件,帶來了嶄新的歷史機遇。

  適應新形勢,應對新變化,順應合作大勢,在進行大量調研、座談、多方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前不久,我省召開進一步推進對俄合作工作會議。省長栗戰書提出,在既有基礎上,順應合作大勢,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和獨特優勢,果斷采取應對策略,全力推進適應性戰略調整,進一步提昇對俄經貿合作水平。堅持市場引領、互利共贏、以質取勝、創新發展的原則,針對俄方變化,從合作理念、合作定位、合作方向、合作領域等方面進行調整。主要方向是以提高合作質量、擴大合作領域、提昇合作層次為主線,把國際金融危機,俄方政策環境變化形成的倒逼機制作為我省進行對俄合作適應性戰略調整,促進戰略再昇級的動力,由以貿易為主向貿易與投資合作並重轉變,由以商品貿易為主向商品貿易、技術貿易、服務貿易全面發展轉變,由以邊境地區為主的局部合作向以中心城市為支橕的區域合作轉變,由以口岸通道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向加速發展口岸經濟轉變,由以經貿層面互動為主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轉變,由以環境專項建設為主向環境整體優化轉變,盡快把我省打造成為全國對俄開放的『橋頭堡』和『樞紐站』。


 

 

 

  -《規劃綱要》正文合作項目中,我省獨有20項,與我省有關的29項,佔合作項目總數的75%

  -我省黑瞎子島保護開發、同江、黑河、洛古河大橋和相關口岸、撫遠機場等項目均列其中-我省列入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33項,佔四省區111個項目的30%

  -我省黑瞎子島保護開發、同江、黑河、洛古河大橋和相關口岸、撫遠機場等項目均列其中

  -我省列入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33項,佔四省區111個項目的30%

  這注定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握手。9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年)》,經中俄兩國元首正式批准實施。

  一邊是中國的東北振興,一邊是俄羅斯遠東和東西伯利亞的開發,中俄地區合作將開啟新篇章。

  黑龍江,作為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對俄經貿合作最大的邊境省份,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繁忙的黑河港口。本報記者 郭俊峰攝

  地區合作雙贏選擇

  中俄地區間聯系發展非常活躍,目前已經簽署100多個各種級別的地方行政機構的雙邊協議,地方合作已成為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規劃綱要》的簽署,符合中俄兩國毗鄰地區共同發展的需要,是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順勢選擇。參與《規劃綱要》編寫的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省政府重大決策專家宋魁這樣評價。

  他向記者介紹,中國政府出臺《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俄聯邦政府出臺《遠東及外貝加爾地區2013年以前經濟社會發展聯邦專項規劃》,其主旨都是加快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兩大規劃的對接符合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需要。

  因此,在2007年3月,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的時候,兩國元首就加強中俄地區合作達成了重要共識,並且分別指定兩國的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毗鄰地區的合作規劃。今年3月初,俄方對中方提出的規劃草案給予了回應,通過兩輪工作磋商,中俄雙方在工作層面簽署了會議紀要,通過外交部門完成了正式文件的交換。

  省發改委有關人士介紹,在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中俄地區合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規劃綱要》的簽署實施,顯現了中俄地方合作的新特點:一是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向經濟領域拓展,俄聯邦從中央到地方都重視優先發展經濟。二是俄地方發展經濟的熱情較高,在中俄地區交流中談經濟、談項目內容增多,招商引資願望強烈。三是俄為准備2012年APEC峰會在海參崴舉辦,聯邦財政加大對基礎設施投入,遠東地方主體紛紛爭取外商投資合作。四是把地區合作領域擴展到能源,提出了在天然氣開采及輸送、煤炭和電力領域的合作,以此吸引更多的潛在投資或合作伙伴。


  項目眾多內容務實

  《規劃綱要》正文合作交流100多項,附件中雙方提出的招商引資重點合作項目200多項,覆蓋礦產、能源、農業、林業、漁業、機械、建築、建材等產業及其他加工業

  這次經兩國元首共同批准的中俄地區合作規劃綱要,不同於以往批准或簽署的文件,合作內容實,涉及領域廣,合作項目多,它標志著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由政治互信、睦鄰友好向經濟領域務實合作拓展,對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權威人士這樣評價。

  《規劃綱要》是根據兩國地區發展規劃,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並考慮到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未來發展的需要制定的,為中俄邊境地區合作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宋魁認為。

  省發改委有關人士為記者詳解《規劃綱要》,涉及的合作領域有:口岸及邊境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地區運輸合作,園區合作,勞務、旅游、人文、環保合作等8個方面,還包括地區合作重點項目。《規劃綱要》正文的合作交流有100多項,附件中雙方提出的招商引資重點合作項目200多項,覆蓋礦產、能源、農業、林業、漁業、機械、建築、建材等產業及其他加工業。

  《規劃綱要》的實施重點:首先,共同構建大交通、大流通、大市場格局,實現交通運輸的互聯互通,形成雙邊運輸通道和多邊國際運輸網絡,突破地區發展與合作的『瓶頸』制約。要盡快啟動跨境大橋、通道、口岸等項目的建設,營造人員交往和貨暢其流的便捷交通運輸環境。其次,加強地區旅游、科技、環保、人文合作,推動民間交往。共同培育特色地方精品旅游線路,逐步向內陸及東北亞地區輻射;加強地區環保合作,維護好生態環境;擴大人文合作與民間交流,相互增進了解、友誼和互信,鞏固中俄關系的社會基礎。第三,推動地區重點項目合作,選擇規模大,帶動作用明顯,能夠發揮優勢,建設條件已經具備的投資合作大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和推進。發揮大項目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建設一個大項目,形成一條通道,帶動一批合作項目或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同時,全面開展基礎建設等領域的合作。

  黑龍江迎來新機遇

  作為老工業基地和對俄經貿合作最大邊境省份,我省把參與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作為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開發建設重點,實現同俄東部地區的產業對接、地區對接和部門對接。今後一個時期將有針對性地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旅游會展業、建材及裝飾材料行業、科技合作

  我省與俄毗鄰地區最多,在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中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和產業互補優勢,合作領域廣闊、發展潛力巨大。2005年,我省就提出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而此次《規劃綱要》的實施,把我省與俄毗鄰地區的合作上昇到國家層面,對我省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省發改委有關人士介紹,《規劃綱要》在起草階段時,按照國家要求,我省對俄合作規劃項目分成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部分。近期項目為中俄地方政府已有合作意向、具備一定基礎、通過高層推動在1~2年內即可實施的項目。我省共規劃87項。中期項目為我省已謀劃、但需要兩國地方政府進一步協商達成意向、3~5年有希望開工建設的項目,共規劃25項。遠期項目為需要進一步謀劃、前期工作尚未成熟、5年以後有可能實施的前瞻性項目。

  經核對,最後列入《規劃綱要》正文中8個方面共65個合作項目,我省有20項,與我省有關的29項,佔合作項目總數的75%,其中省政府重點推進的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同江、黑河、洛古河大橋和相關口岸、撫遠機場等項目均列其中;列入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33項,佔四省區111個項目的30%。

  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外經處處長高玉海認為,我省是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對俄經貿合作最大的邊境省份,要抓住《規劃綱要》付諸實施的機遇,努力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俄羅斯東部開發中的互動對接,推動兩個地區的經濟共同發展。我省貫徹實施《規劃綱要》應把參與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作為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開發建設的重點,實現同俄羅斯東部地區的產業對接、地區對接和部門對接。從產業對接層面來看,我省屬於重型產業結構,與俄羅斯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具有趨同性。從長遠來看,我省參與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應逐步調整產業結構,建立面向包括俄羅斯及東北亞國家在內的生產加工體系。根據我省同俄羅斯東部地區經貿合作的實際,今後一個時期應有針對性地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旅游會展業、建材及裝飾材料行業、科技合作。從地區對接層面來看,我省的牡丹江市、雞西市、佳木斯市、雙鴨山市、鶴崗市、伊春市、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與俄羅斯毗鄰。各地市應根據自身的優勢,力爭實現與俄羅斯毗鄰地區的互動合作,避免惡性競爭。各地市政府應為企業參與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搭建平臺,與對俄合作的目標地區政府簽訂協議,為項目的建設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目前,我省已成立專項推進組,推進落實《規劃綱要》。


  《規劃綱要》黑龍江省項目

  (部分項目)

  合作領域:

  口岸及邊境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地區運輸合作,園區合作,勞務、旅游、人文、環保合作

  洛古河

  建設洛古河—漠河公路,設立改造洛古河—波克羅夫卡雙邊公路口岸

  在擬建的阿穆爾大橋上建設口岸。建設連接黑河和布拉戈維申斯克口岸的公路、裝卸碼頭、貨場

  改造嘉蔭—巴思科沃水運口岸

  建設跨黑龍江鐵路橋,鋪設同江—下列寧斯闊耶臨時浮箱固冰通道

  開發保護黑瞎子島

  建設前進—撫遠鐵路

  饒河

  改造饒河—波克羅夫卡水運口岸,加強跨烏蘇裡江浮箱固冰通道

  ●佳木斯

  改造蘿北—阿穆爾澤特水運口岸

  建設至滿洲裡高速公路

  ●齊齊哈爾

  討論開通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齊齊哈爾、黑河、大慶至俄的國際航班

  開展撫遠、五大連池、亞布力、加格達奇支線機場前期工作

  確定為東北地區優先機場,提昇機場功能

  建設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多邊公路口岸

  改造東寧—牡丹江高速公路

  改造東寧—波爾塔夫卡公路口岸橋梁,建設綏芬河—滿洲裡高速公路東寧支線、東寧—琿春鐵路


  木材合作待重啟『蜜月期』

 

  木材成就了中俄貿易的『熱戀期』和『磨合期』。當前,兩國都在期待重啟『蜜月之旅』。本報記者 邱成 攝

  對俄貿易一直佔據我省外貿進出口的半壁江山。

  特別是2005年我省推出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的重大決策後,全省對俄貿易總額四年累計實現341.5億美元,年均增長30%左右,佔全國對俄貿易總額的20%以上。在俄投資項目178個,投資總額12.8億美元,佔全省對外投資的40%以上。

  然而,受全球金融危機與俄羅斯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我省對俄經貿合作陷入低谷。

  形勢嚴峻,『橋頭堡』走到了對俄合作的重要『關口』,面臨歷史新節點。

    『倒包』邊貿轉型『規范』

 

  以『倒包』為代表的早期中俄民貿形態曾一度火爆,也催生了兩國邊境第一批『淘金者』。隨著俄治理『灰色清關』力度加大,輝煌不再的邊貿急需向『規范』轉型。 本報記者 邱成 攝


  三問對俄經貿

  新挑戰遠東市場面臨強勁競爭

  現狀

  歐美品牌遍地開花,華商驚醒:『遠東市場離不開我們』只是傳說。

  韓國的三星、日本的索尼、意大利的皮鞋、法國的時裝……這些世界名牌的大幅廣告牌招搖地掛在俄遠東城市街頭,並受到俄羅斯消費者的青睞。

  一位口岸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五六年前去俄哈巴羅夫斯克時,市場上還看不到多少專營店和品牌產品,去年再去時,發現到處都是歐美日韓的品牌了。

  據俄羅斯遠東海關局統計,2008年俄遠東地區外貿額為208.27億美元,主要貿易伙伴中,日本居第一,韓國居第二,中國後移至第三,即日俄貿易68.4億美元,韓俄貿易58.28億美元,而中俄貿易48.01億美元,約佔總數的23.1%。

  另據俄聯邦官方網站公布,2008年外國向俄羅斯遠東地區投資共89.5億美元,荷蘭居外來投資國家之首,佔投資總額的54%,即48.33億美元(投資薩哈林石油項目)。其他外國投資依次為英國、日本、盧森堡等國家。而中國與韓國、奧地利、加拿大並列排在第10位,投資額均為總額的1%,也就是說我國2008年對俄遠東投資為8950萬美元。

  俄羅斯遠東市場離不開我們,這是長期以來不少人頭腦裡的定論。

  事實表明,俄羅斯遠東等與我省毗鄰地區,並非如過去印象中的那樣依賴中俄經貿。我省是中國對俄遠東貿易的主要伙伴,在那裡,我們已經遇到了強勁對手的挑戰。

  回過來看我省對俄經貿,盡管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但仍存在經貿主體弱小給我省擴大對俄投資帶來的制約。截至去年底,我省共注冊對俄邊貿企業2359家,其中,有對俄貿易業績的企業1049家,對俄貿易超億美元的企業19家,對俄貿易超千萬美元的企業209家。這些企業主要以民營為主,約佔80%以上。分析顯示,我省外貿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發展後勁不足,專業化程度低,市場開拓能力差。由於對俄投資主體弱小,難以參與重大投資項目競爭。我省對俄投資企業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不足以適應合作與發展的需要。

  無論是面對俄羅斯消費市場走勢,還是俄羅斯遠東等地區的吸引外資態勢,都逼著我們走出那種『俄羅斯市場離不開我們』的認識誤區。而面對歐美日韓的強勁挑戰,是我們重新提昇合作水平,提昇合作層次,推動大企業、大集團的投資合作之時了。

  答:

  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依托雄厚的資金、技術優勢和品牌營銷手段加速進入俄羅斯遠東市場,迫切要求我們適時調整貿易投資方略,鞏固市場份額,拓展市場空間,不斷提昇對俄經貿合作層次。


 

  新變化

  俄方政策環境調整頻繁

  現狀

  『禁商令』、打擊『灰色清關』、旅游購物『限重限次』……重創之下,中俄民間貿易面臨『大考』。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俄國內經濟表現疲軟,居民收入下降,國內需求受到抑制,影響了中國對俄出口。同時,由於石油、有色金屬、化肥、木材等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下降,導致俄對華出口放緩。盧布持續貶值導致俄居民購買力下降,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捂緊了『錢袋子』過日子。

  就在中俄貿易因金融危機影響急速下滑之際,俄方突然宣布關閉切爾基佐夫斯基集裝箱大市場,中俄民間貿易更加雪上加霜。盡管此舉並非針對華商,但我國乃至我省在俄商人遭受損失巨大,受損零售商達2萬多家,連帶國內企業3萬多家,直接損失400億元。

  關閉大市場,這一舉動絕非偶然,實質是俄羅斯整肅灰色清關的延續。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省政府重大決策專家宋魁分析說。

  站在對俄合作的重要『關口』,有必要重新梳理俄羅斯政策變化走勢,並客觀看待對我省發展對俄經貿的影響。

  近幾年,俄方不斷提高關稅。為了限制部分產品出口,俄方擴大了征收出口關稅的品種,大幅度提高了稅率。目前,征收出口關稅的產品已達476類。以木材為例,每立方米原木、未加工鋸材征收出口稅從不低於2.5歐元逐步調到4歐元、6歐元、10歐元、24歐元,甚至達50歐元。此舉使以俄羅斯木材為原料的中國企業生產成本大幅提高,給中國木材加工企業帶來巨大影響。其實,俄羅斯主要目的是通過實施限制性措施,縮減或放緩部分戰略性和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這給我省帶來了極大壓力,1至9月自俄進口13.8億美元,同比下降40.5%。但客觀地看,這是俄出於保護自身利益的舉動,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有此類舉措。

  2007年初,俄羅斯政府實施『禁商令』。所謂『禁商令』其實只是禁止地攤零售。據俄有關部門測算,俄羅斯共有超過6000家市場,年交易額高達1萬億盧布。這些貨物大都在地攤交易,不少沒有報關手續,造成政府稅收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俄出臺禁止外國人地攤零售限制令,且從2007年至今,不間斷地清理外國露天地攤、零售業主,相繼有115個大市場被清理。特別是關閉了遠東和西伯利亞的13處大市場,使市場內我省大多數零售商退出俄市場。到2008年底,俄露天市場和集市數量減少約40%,大型超市卻增加了28%,達到5640個,這使俄羅斯更加堅定了清理整頓的決心。辯證地看,不管這種事出現在哪個國家,也都會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整頓和治理的。

  與『禁商令』相關聯,俄方加大打擊『灰色清關』力度。長期以來,在俄羅斯集貿市場上出售的日用百貨和輕工產品,基本都是以『包機包稅』等『灰色清關』方式流入俄羅斯境內,『灰色清關』使俄政府每年損失數十億至上百億美元的關稅稅收。

  理性地看,打擊『灰色清關』無疑是俄羅斯規范市場行為的重要手段。

  俄方對旅游購物『限重限次』。2006年俄羅斯明確限定旅游購物人員攜帶商品重量和出境次數,即『過境免稅攜帶商品從每人每周50公斤減至每人每月35公斤』,降幅達到571.4%。其意圖就是把借旅游攜帶物之名而造成的不規范邊境貿易『逼』向正規貿易,以增加聯邦政府稅收。

  綜觀以上俄方政策調整,深受影響的無疑是中俄民間貿易。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中俄民間貿易,曾為兩國經貿合作作出了巨大貢獻,其歷史作用有目共睹。但是,『灰色清關』等問題也伴隨著民間貿易的發展而出現,如今已嚴重阻礙了中俄貿易的健康發展。

  『面對新變化,不論是出於自身的發展,還是出於適應俄羅斯政策調整,企業都必須摒棄灰色渠道,走正規清關,合理合法經營,纔能在俄羅斯市場站穩腳跟。』在中俄邊貿打拼多年的東寧吉信工貿老總崔龍吉誠懇地說。

  『對於華商而言,必須拋棄傳統貿易方式和不規范的貿易行為,這是我們生存的前提,發展的基礎』,專家們也諄諄告誡。

  答:

  俄羅斯整頓規范貿易秩序,迫切要求我們適時調整傳統的民間貿易方式和不規范的貿易行為,積極開展符合國際慣例、符合雙方法律法規要求的雙邊貿易。


 

  新機遇 五大利好助推地區合作

  現狀

  批准《規劃綱要》、明確合作優先、設立綏芬河保稅區……中俄區域合作正逢其時。

  去年下半年以來,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全球經濟大幅度振蕩,中俄邊境貿易也未能幸免。面對困局,近來不斷深化合作的中俄兩國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加強雙方經貿合作,共同面對世界金融風暴,相互支持,纔能有效抵御危機給本國經濟帶來的巨大衝擊。

  我省對俄經貿合作面臨諸多機遇。

  從國家層面看,俄羅斯政府對中國經貿合作出現新動向,過去曾經是政熱經冷,但金融危機、盧布貶值等等因素,讓俄羅斯放低身段,主動尋求合作,兩國高層高度重視合作。今年5月21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哈巴羅夫斯克召開的俄羅斯遠東地區與中蒙區域合作會議上提出,中國不僅是俄羅斯工業產品的強大市場,而且擁有巨大的金融資源可以投資俄羅斯經濟領域,俄羅斯應當明確與中國合作的優先地位。今年6月17日,普京總理在會見胡主席時強調說:『盡管發生了國際金融危機,俄中貿易額仍然要高速發展。』胡錦濤總書記於今年6月26日至28日在黑龍江省考察工作時提出『要充分發揮地處東北亞腹地中心的區位優勢,推動對俄經貿合作,使黑龍江真正成為我國沿邊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樞紐站」。』10月13日中俄兩國總理舉行了第十四次定期會晤,雙方簽署了包括人文、石油、高鐵、核電、航天、海關等13個合作協定,簽訂了價值40億美元的項目協議,這些都必將對擴大雙邊合作起到推動作用。

  9月23日,兩國領導正式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中俄地方合作上昇到國家層面。我省與俄毗鄰地區最多,在中俄地區合作《規劃綱要》中的份量也最重。經核對,《規劃綱要》正文中8個方面共65個合作項目,我省獨有20項,與我省有關的29項,佔合作項目總數的75%,其中省政府重點推進的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同江、黑河、洛古河大橋和相關口岸、撫遠機場等項目均列其中。同時,列入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33項,佔四省區111個項目的30%。《規劃綱要》的推進實施,將成為我省提昇對俄合作水平、擴大對俄投資的難得機遇。

  與此同時,4月21日,位於中俄邊境的綏芬河保稅區成為我國第6個綜合保稅區,這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沿邊陸路綜合保稅區。『這使東北形成了南有大連保稅港區,北有綏芬河保稅區的格局。』有專家預測,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建成後,每年綏芬河口岸的國際貿易額將提高到20億美元。今年以來,國家對我省擴大對俄合作給予一系列政策支持。除批准建設綏芬河保稅區外,黑瞎子島領土劃定後,國家批准建設黑瞎子島對俄貿易示范區,批准俄人在哈爾濱、同江、撫遠落地簽證,出境旅游在黑河、綏芬河、東寧異地辦證,中俄雙方簽署同江鐵路大橋建橋協議,中俄雙方開工建設途經我省的石油輸送管道,撫遠至前進鐵路的動工將改寫我省東部對俄開放和祖國『東極』沒有鐵路的歷史。

  據了解,目前,俄羅斯對外國投資給予優惠政策支持。一是《俄羅斯聯邦外國投資法》規定:根據俄羅斯海關法和政府稅收法規,外資重點投資項目可以享受優惠。二是《俄聯邦產品分成協議法》規定:在協議有效期內,投資者免交除企業所得稅、資源使用稅、俄籍僱員的社會醫療保險費和俄羅斯居民國家就業基金費以外的其他各種稅費。三是《俄羅斯聯邦融資租賃法》規定:任何俄聯邦居民、非居民以及依照俄聯邦法律從事經營活動的、有外國投資者參與的經營活動主體均可成為租賃主體。

  俄羅斯市場需求潛力仍然很大。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原料和燃料價格比較便宜,生產成本較低,這無疑是吸引外資的最大優勢。另一方面,俄羅斯有1.4億人口,城市人口佔74%,農村人口佔26%,購買力相當於幾個東歐國家,60%~70%的輕工產品、超過50%的食品依賴進口,市場容量較大。目前,僅遠東地區每年糧食缺口80萬噸左右,蔬菜缺口40萬噸,肉和肉類制品缺口40萬噸,水果缺口40萬噸。

  除以上五大利好因素外,早在2005年,我省前瞻性地確定了『實現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對俄出口產品加工基地、對俄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對俄科技合作基地、境外能源原材料投資合作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地方政府間和民間的友好往來進一步密切。沿邊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在對俄貿易增長的帶動下,邊境地區相關產業發展迅速,城鎮的整體功能逐步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成為全省經濟發展中最富活力的地區之一。而這,成為我省面對中俄經貿出現新形勢新變化,能夠以變應變的底氣。

  分析研判形勢,我省對俄合作走到了新的節點。

  省長栗戰書在前不久召開的全省進一步推進對俄合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擲地有聲,我省對俄經貿合作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現實的,挑戰也是空前的、客觀的,但機遇仍在,潛力仍在,希望仍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勇敢面對,盡快因變而變,做出適應性戰略調整。

  答:

  盡管中俄經貿合作面臨困境,但金融危機不會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俄貿易的基本面和長期發展的趨勢。雙方經濟互補性格局、區域合作總體戰略、地方政府和企業間合作願望等沒有根本變化,且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有利條件。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