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16日訊 小小1元錢不多,但旅客的知情權卻被『吊銷』了;附加1元保險不多,擔全市年發送旅客600餘萬人次,這捆綁的1元保費何止1元……
本報11月11日3版刊發了《賣票附加保險不打招呼》報道後,記者心中又劃出了諸多疑問。與此同時,本報讀者熱線也陸續接到了許多鶴城乘客的電話, 1元保費再次催促記者前往調查。
![]() |
投保不語退保不易
11月12日上午8時,記者在訥河市火車站門前,從車主手中購買了兩張返齊車票,票面價格是30元,比齊市至訥河多出0.5元,在車票背面,一張並不十分清晰的紅色印章上提醒旅客,已經為旅客購買了意外保險。原來這多出的0.5元是保費。11月13日中午12時30分,記者來到市公路客運東站。在5號售票窗口,記者發現每一位旅客購買的車票都有一張保險副聯。在5分鍾時間內,售票員並未對任何一位排隊購票的旅客進行購買保險諮詢,而是一致按照同意購買保險對待。
一位女士詢問去往阿榮旗的車票,5號窗口售票員回答:『30元一張。』『怎麼貴了呢,不是29元嗎?』售票員默不作聲,照樣收取了29元車票和1元的附加保險費。在這個時段內,該站開放的5號、6號和7號窗口,售票人員都沒有對購票旅客進行詢問,而是直接將保險捆綁在了車票上進行銷售。遇到有旅客提出質疑,要求退款時,售票員稱,退保險要統一到8號窗口辦理。
當天下午,在公路客運樞紐7號窗口,購買車票的一對母子發現車票上多出的保險副聯很是無奈。記者上前詢問售票員,能否退掉保險。這位女售票員回答:『退掉可麻煩了,下次再賣票時說一聲,就不給你加(上保險)了。』
元保費百萬保單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短途老乘客,都不願再額外購買這樣的保險,他們在購買車票時,習慣地說出目的地後,就立即補充說不買保險,然而新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在市公路客運東站每個售票窗口,都有『保險自願、實名投保』的提示牌,但售票員並不口頭提示,而是把未提要求的旅客一視同仁地當作自願投保的保戶了。相比客運東站,市公路客運樞紐的售票窗口更是霸道,沒有任何關於保險的提示,售票員依然將未提要求的乘客劃到保戶行列。
記者查閱了我市2007年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年我市全年始發客運班車27萬臺次,運輸旅客634萬人次。按照當年的數據計算,小小1元的保險費驟然變成了一塊634萬元的大蛋糕,而每年,這一數字還在增加。即使剔除掉其中富有經驗、未購保險的『逃脫』旅客,這筆賬也應在幾百萬之多!
據記者調查了解,車票本身就是一種運輸合同,有強制性的保險條款。按照現行法律規定,不管車票票面上有無標識,每位乘客向承運人交付的票價中,都包含著一定比例的保險費。凡持有有效車票,並乘坐客運部門營運客車的乘客均為被保險人。
有保險就有回報!但在交納了區區1元前的乘車意外後,這份保單中最大的受益人是每年600多萬出行的鶴城旅客?還是賣保險、銷售保險的中間人呢?答案不言自明。